驰宏锌锗是会泽起家,走出大山的企业,回报家乡一直是企业的核心精神。正是秉着这样的心态,驰宏会泽矿业扶贫队员们主动担当显作为,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带着真情实感去扶贫,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驰宏会泽矿业“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攻坚帮扶对象是矿山镇扯落村、大海乡二荒箐村、大海乡坪箐村3个贫困自然村,驻村帮扶大海乡二荒箐村。后为了集中帮扶力量,2018年3月,跟大海乡乡领导多次沟通后,将原来选定的大海乡二荒箐村、大海乡坪箐村两个扶贫点,定点为二荒箐村一个点。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驰宏会泽矿业一直严格按照会泽县委、县政府“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攻坚工作安排,积极贯彻落上级相关扶贫政策规定,选派驻村工作队。截至2019年,驰宏会泽矿业累计有28名党员干部,挂钩大海乡二荒箐村,共计挂钩57户,184名困难群众,共派出驻村工作队员7名,已脱贫33户160人。
大海乡二荒箐村,距会泽县城66公里,海拔2980米,年平均气温5℃,年降雨量60毫米,该村遐州僻壤,羊肠九曲,水土贫瘠,贫困人口403人,占总人口的35.95%,农民人均纯收入2680元,低于全乡平均水平100元。通过一系列扶贫措施的落地实施,改善了二荒箐村的村容村貌,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
俯下身 沉下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伏下身子到村里干。”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来说,只有真正沉下去,俯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去驻村之前,驻村队员们积极学习上级扶贫文件,吃透文件精神。送行时,分公司领导嘱咐:“养猪种地,你们肯定不行,驻到村里以后,一定要虚心向乡亲们学习,跟基层干部打交道,要注意方式方法。二荒箐村山高路陡,要发扬企业的大山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是天。”
初到二荒箐村,环境就是驻村队员们要克服的第一道坎。已然春分时节,但入夜时分,即使盖着两床被子,依然被冻得瑟瑟发抖。吃饭也是个问题,山里人,习惯一日两餐,早饭时间日出山顶(10点左右),恰是上班最忙碌的时候,晚饭时间,天黑以后,饿得饥肠辘辘。在短暂的不适应后,驻村队员们想“如果连当地生活都适应不了,那怎能俯下身、沉下心,与群众同吃同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于是,加厚被子、带着胃药、带着信心,一段时间后,驻村队员们完全适应了二荒箐村的生活节奏,每天早出晚归,走家串户,与乡亲们打成一片。
大走访 大排查
二荒箐村到大湾子、老水井、中窑等5个村小组的道路在雨季经常被冲毁,老纸厂、上下二荒箐3个村小组道路仍未修通。驻村队员们徒步入户,详实了解掌握分析村民致贫、致困原因。他们就像一张行走的“活动地图”,全靠一双腿,记录着每个贫困户的信息。他们也是“回不了家的人”,很多时候,因为入户排查、宣讲时间太晚,回不了村委会而借宿村民家中。
在贫困户信息动态管理工作期间,为了切实做到底数清、对象准、情况明,确保“不遗漏任何一户、不遗漏任何一人”,驻村队员们开启了“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模式模式。对全乡困难户进行了全面排查,建立台帐, 分门别类建档立卡,在二荒箐9个小组,一共组织召开村小组会、村民代表会、村两委会等20余次。经过村组代表评议和村两委评议初定,最终拟定56户245人为正常退出户,20户97人为剔除户,18户35人为新增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20人为2014年至2016年脱贫返贫户,30户151人为已脱贫中识别不精准剔除户。
舍小家 为大家
2017年五六月份,连续暴雨,二荒箐村多处村组道路垮塌,猛涨的河水威胁到乡亲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017年6月24日,二荒箐村老纸厂村小组,在河坝旁居住的十几户村民,因山洪迅猛,冲毁了原来砌好的挡墙,马家凹子村小组两户人家门外挡墙垮塌。为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不受损失,驻村工作队员接到信息,当天立刻集合。
收到集合信息后,驻村扶贫队员内心十分挣扎,一边是被高烧折磨得小脸通红的宝贝女儿,一边是被暴雨围困的群众。在片刻的挣扎后,他毅然决然离开医院,从县城坐了几小时的汽车,一路颠簸终于到大海乡二荒箐村。下车后他顾不上饥饿和疲惫,与村委干部商讨,及时向大海乡相关领导和部门了解灾情,并会同乡分管领导一起实地查看受灾情况,制定对策,组织村民有序开展抗洪防险工作,协同乡领导、村委会对受灾村民进行慰问。
夜晚,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住的地方,他拨通了女儿的电话,电话那头女儿的哭泣声让他心碎,除了安慰和叮嘱,他啥也做不了。他只能说:“你要乖乖地听话,爸爸忙完了这阵子就去看你,爸爸这里有很多人的房子被大雨冲倒了,他们更需要帮助。”
出点子 找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扶智就要先让乡亲们转变思想,打主动仗,不然给再多的救济金,也不过是充一时之饥,有再好的政策,也会留于纸面,给再多的资金,也难有起色。扶贫队员们联系乡挂钩领导讲党课,自己做通俗易懂的课件,讲解脱贫致富带头人的致富经验和事迹,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给大家加油鼓劲,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在鼓舞乡亲们脱贫的同时,驻村队员们积极收集县、乡招聘信息并上门告知,引导有劳动力的村民走出去闯一闯。截止2019年12月,通过评聘实现贫困户14人在公益岗位的安置就业,生态护林员2名、地质灾害监测员2名、劳动力转移信息员2名,易地搬迁保洁员8名,有效解决了部分在家贫困户的收入难题。对已经有创业门路及想法的村民,及时宣传贷款方面的政策,用“真金白银”帮助他们走上创业道路。
2017年,驻村扶贫队员协调到了曲靖一个爱心组织,为二荒箐村捐赠毛毯、衣物,让乡亲们过了一个暖冬。2018年协调曲靖益康种植公司到二荒箐村实地考察当归等草药种植情况,为二荒箐村下一步开展中草药种植业,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及工作。同时,经过扶贫队员多次与驰宏公司、分公司相关领导、部门汇报,争取到了21万元资金支持,大力扶持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为二荒箐村配置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建设村活动室,帮助村民在网上发布农副产品销售信息。自驻村以来,驻村队员一直与村兽医,对全村牛、羊、猪进行接种疫苗,对部分养牛、养羊大户情况,实地了解及深入沟通,一起协商集体养殖业的发展,撰写养殖业可研报告。
办实事 解民忧
二荒箐村山高坡陡、寒冷、多雾、地薄,近年来,马鞍桥小组天干时水少,雨季时水浑,碰上山体滑坡,饮水管道常被山石砸坏,加之饮水管道使用时间长,管道老化,易碎开裂,频繁地更换让大家苦不堪言,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供给成了马鞍桥村民们的一大难题。
脱贫攻坚要把改善民生基础设施放在首位,针对马鞍桥小组供水难的问题,驻村工作队把该项目摆在了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与村委会反复地进行现场勘查,拟定了开展修复完善村委会周边饮水管、重新选定新的水源点、新修50立方米水窖的项目请示,报经分公司同意,特批了5万元的捐赠资金,用于二荒箐村阶段性脱贫攻坚相关项目。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施工,新铺设管道5200米,开挖沟渠4000米,更换接头52个,随着最后一米管子的接通,二荒箐村委会马鞍桥小组饮水管道更新、新水窖蓄水的安全饮水工程在冬季来临前顺利完工。看着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澈山泉水,村民与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现在水窖建好了,管子也接好了,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吃水问题了。
2019年年底,伴随着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大海乡二荒箐村脱贫攻坚最重要的项目之一—通村组公路的道路硬化工作顺利完成,等待着相关部门的验收。二荒箐村位于大海乡东南面,是全县居住海拔较高的村组之一,道路交通抗灾能力弱,晴通雨阻,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目前还有3个小组未通公路。
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的共同研究下,制定了《二荒箐村2018年—2019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根据村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年度实施帮扶计划。通过各方奔走,多方协调,争取到了村委会至上二荒箐小组6.03公里的道路硬化项目,配套资金301.5万元,2019年开工实施。
通过一系列扶贫措施的落地实施,有效解决了二荒箐村5个村民小组200多人的出行困难,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昔日道路坑洼、破败萧条之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梯田纵横、道路平整畅通的新气象!
“你家,进来坐坐,喝点水。”“你家,带来什么项目,有什么好的政策?”“我种了五六十亩当归,又养了一百多只羊,还有两三头牛、七八头猪。现在的生活很好,交通也方便了,车可以直接开进家里。”徒步到困难户家中调查时,乡亲们的热情和肯定,让驻村队员心里暖暖的,驻村队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暖民心、赢民心。(驰宏会泽矿业 熊智龙 吴超 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