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先进事迹
他来自遥远的大西南,在大西北一干就是三年,气候的差异、生活的不适、工作的艰辛、思乡的情结,一样样困扰着他,但他终究没有动摇,以顽强的毅力和忘我的精神坚守在这片草原上,为企业挥洒热汗献青春,无怨无悔做奉献,他就是荣达矿业甲乌拉矿技术室主任刘历。
2013年8月,刘历服从组织调遣,告别了父母妻儿、同事朋友,从美丽的彩云之南奔赴辽阔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自踏上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第一天,这个来自云南边陲的年轻人就被大草原的雄浑的气势和宽广美丽所吸引,从那时起,他就深信不疑,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必将是他施展抱负和守护的第二故乡,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建设草原和建设矿山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自打来到荣达矿业后,他工作在最艰苦的甲乌拉矿,每天与工人和设备打交道,为生产和安全不停的忙碌,凭着深厚的技术素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新右旗评为第六届“爱岗敬业道德模范”。
一、迎难而上 潜心工作
2006年,刘历大学毕业分配到永昌铅锌工作,从那时到现在,在矿山摸爬滚打了近10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性能了如指掌,无论设备出什么故障他都能准确判断,别人修不好的设备,经他一琢磨、摆弄就运转自如,为此大家送他一个雅号“机电通”。
2013年,刘历调入荣达矿业时,正赶上矿山进行全面整改和六大系统建设,刘历当时负责机电设备系统的整改技改工作,每天都要忙到凌晨才能入睡。因矿山供电线路长年未检修,遇到大雪天经常造成矿区停电,无论任何时间,他都第一时间组织巡查检修。顶着凌厉的寒风巡查检修线路,让他这个在南方长大的人深深体会到了“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似的”和“寒风刺骨”的滋味。有时候故障处理完了,天也亮了,他几乎没睡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听说环境如此恶劣,纷纷劝他离开,但他总是说:“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和这片草原,就要尽职尽责、坚持不懈,怕苦怕累,又能做成什么事呢?”。他的妻子为了不让他分心鼓励他说:“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老人和孩子的”。家人对他的支持让他更坚定信念,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2014年7月,荣达公司矿山整改技改工作通过验收,刘历和他的同事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为自己的付出所得到的收获而感到高兴。
二、立足岗位 钻研业务
作为荣达矿业甲乌拉矿设备动力室主管,刘历深知设备对生产和安全的重要性,他的任务就是要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从甲乌拉矿到怡盛元矿有37条矿井的通风、压风、绞车、水泵以及供电设备上千台,为了管好这些设备,刘历煞费苦心,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检修人员先到各个矿井检查巡查一遍设备,每一台设备都仔细地听、仔细地看,从地面到井下,爬上爬下,检查一遍要花四、五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痛,但他却毫无怨言,因为他深知,设备问题事关重大,安全生产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设备运行良好,产量才能稳定,安全才有保障。 刘历担任设备主管后,不仅注重对设备勤检查、勤维护,而且注重制度管理,上任伊始他就立即着手制订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严格考核管理,大力开展教育培训,组织巡回检查,合理安排设备检修,淘汰老旧设备。通过部门职工的共同努力,机电系统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率大幅提升,设备故障率大幅下降。连续3年未发生因设备故障引起的事故。2015年7月至11月,荣达矿业矿山单月出矿量屡破纪录,这与设备运行效率的大幅提升是密不可分的。
矿山井下生产电的消耗量巨大,从2013年开始他先后组织开展串电阻调速控制绞车变频调速控制改造项目,改造绞车35台套,经统计节能效果达30%;安装低压无功功率补偿项目,将各井低压侧用电功率因素由0.8-0.85提高到0.95以上;组织井下照明led灯替代白炽灯项目,用8wled灯替代100w白炽灯,每更换一盏灯泡平均日节电约2度。与此同时,制定管理措施,减少用电浪费情况的发生。2015年他把“降本增效” 当作经营管理工作上的一项重点,订立制度,明确施工队与公司承担材料物资范围及领用、审批、检查、考核方式;采用“领料四联单”领料、审批、发料环节互相监督;将材料分解落实的使用点,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打破了以往那种材料使用大锅饭制度,杜绝了材料使用浪费,保管流失的现象;组织开展修旧利废,修复废旧设备30余台套,减少新购设备费用100余万元。
2016年计划进一步实施井口通风机变频控制改造及空压机冷却水采暖项目,进一步挖掘节能降耗潜力。
三、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
在工作中他敢于开拓创新,结合实际主动思考,开阔思维不断攻克工作的难题。2015年公司建设矿石自动采样系统,如购买成套自动采样机需5万余元。为节约建设资金,他和同事通过多次研究利用浮选机刮板减速机及dh48s-s双循环时间继电器自行设计、制作了一套皮带中部自动采样系统。该系统具有一次采样量、采样频率可调节功能,造价低廉,全套造价仅3千余元,维修维护简单等优点。甲乌拉矿井下支护大量采用16#工字钢做支架,木板、松木杆充填喷浆覆盖防火的方式,存在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等弊端及防火效果不佳、井下木材腐烂快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于是他经常深入现场,研究探索攻克难关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决定采用9#矿工钢替代16#工字钢,金属网替代木材,不仅降低了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解决了木材不防火及易腐烂的不安全因素。甲乌拉矿二采区二号系统二号提升井因增加盲井,用电负荷增大,且供电距离较远超过400v电压等级供电半径。因甲乌拉矿区无备用高压供电回路,导致高压无法下井,如继续采用400v电压等级供电,不仅需新增近百万元的供电电缆,而且压降大,供电质量差。他结合煤矿采用660v井下供电的成熟经验,经过反复验算,设计完成二采区二号系统二号提升井400v-660v升压改造方案,满足井下生产用电。仅投入30余万元,而且供电质量高,压降小。
十年来,刘历献身矿山、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乐于奉献。他默默无闻地工作,踏踏实实地苦干,总是有做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我们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作为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来讲,总是珍惜时光、倾心竭力,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神和斗志。刘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他所热爱的机电工作中,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的工作得到了公司上下一致好评,他因此绽放出美丽的事业之花,书写出无怨无悔的青春之歌。(李立军 杨启鑫 杨庆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