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世界耕耘者,档案堆里寻宝人 ——记云南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驰宏锌锗档案管理员张晓慧-凯时官网下载

专题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正能量故事
先进事迹
征文选登
出彩瞬间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先进事迹

兰台世界耕耘者,档案堆里寻宝人 ——记云南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驰宏锌锗档案管理员张晓慧
发布人:郝永霞 来源: 本站原创 日期:2016-03-30 浏览:5749 次

    十八年前的初夏,一个播种的季节,1997年5月的一天,张晓慧来到会泽铅锌矿档案科报道。在即将三十而立的年龄,她在档案的沃土中种下一颗种子,十八年潜心培育,栉风沐雨,守候着收获的希望。终于,在2016年1月开花结果,获得云南省人社厅和云南省档案局共同颁发的“云南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兰台坚守,十八年始终如一

    时光倒回十八年前,张晓慧被分配到档案科工作,自此便与档案结下不解之缘,从第一天接触到档案工作起,她就在这个岗位上毫无怨言地坚守,而这样“任性”的坚守一守就是18年。18年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练就了她一身的坚韧品质。2001年,随着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从原会泽铅锌矿改制剥离工作的推进,她被抽调到临时的改制办公室,负责改制期间各类文件、资料、宣传稿件的收集处理。为客观和全面地保存公司改制上市时期的史料,她收集了各类报纸数十份,并按照重要程度挑选了10余份作为档案保存,现如今仍然可以在档案室找到当时的《云南日报》、《中国有色金属报》等纸质媒体对公司改制上市的宣传,看到驰宏锌锗从改制到上市的艰难与辉煌。

    2003年,驰宏锌锗曲靖有色基地项目指挥部成立,为保证工程项目建设与档案收集同步进行,她离开生活35年的矿山,离开年仅5岁的女儿,在远离家乡250公里的曲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中。12年前,还没有《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类似的档案收集处理依据,这给档案收集工作带来重重阻力。但她始终不气馁、不退缩,长年累月地守在工地上、办公室。每一次工程会议、每一次大型设备开箱、每一个子项目交工验收她都想方设法地参加,了解工程进度、熟悉工程概况。为规范档案管理,她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了《曲靖有色基地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曲靖有色基地指挥部档案查借阅制度》。办法制度的发布执行,促使指挥部各部门、监理方、施工方都积极主动配合她开展档案收集、整理、移交工作。2006年项目竣工验收,收集整理归档的档案达3898卷。

    档案对档案人而言,若收藏家藏宝阁中的青花瓷、若艺术家飞笔走线下的丹青墨宝、若考古学家脚下的文物古迹。2009年,为整理收集原会泽铅锌矿的历史档案,她独自一人先后两次,从石咀沉旧的库房中、落满尘埃的角落里整理收集出各种门类和载体形式档案累计4669卷。这4669卷真实记录驰宏锌锗从民国滇北矿务局到会泽铅锌矿,再到驰宏锌锗50余年发展历程,保存了无法复制和还原的信息财富,为公司凯时国际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灵魂基石。

     2010年,公司档案新库房启用后,她开始着手收集散落在员工手中的档案。经过6年的收集,档案库存由原来的7520卷扩充到32707卷,光盘由280张增加到8645张,档案数量增长近4.5倍,为公司在资源接替、矿权办理、信访纠纷、技改扩建,文化打造等方面提供了真实数据、原始证据,创造了无法估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穿行在那排列整齐的密集架中,那一卷卷档案无声地诉说着驰宏锌锗60多年的传承与创新,见证了驰宏锌锗在体制变革和经济转轨的艰难岁月中浴火重生,从走出大山到走向国际,实现凤凰涅槃般的飞升。把喧嚣关进时空,任岁月划过指尖,18年青春年华,她把坚守织进书简。

刻苦钻研,热心服务六千五百天

    作为半路出家的档案人,张晓慧主动钻研学习,并先后前往北京人文大学、云南大学、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习进修,获得本科学历,把自己变成了真正的科班生。人生有涯,学无止境。18年来,她致力于档案基础理论研究,先后发表企业档案工作论文6篇。2013年,她被云南省档案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副研究馆员,由一名档案管理员成长为一名企业档案带头人,在工作中表现出过硬的业务能力和领先的技术水平、职业技能,充分发挥了骨干作用。

    她勇于创新,善于吸纳。为了科学保管公司原有木质底图、航测图、透明底图等原始设计勘察资料,她通过到云南机场集团、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现场观摩学习,翻阅文献资料,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归档方案。通过对透明底图匝边、缝纫等方式进行整理,避免了图纸磨损,延长了档案寿命;为公司后期资源接替、技改扩建提供了完整的原始数据,节约了重新勘察费用,创造了经济效益。为科学整理冶炼项目的科技档案,她积极向项目管控人员、勘查设计人员、退休老员工等请教,查找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切实结合项目档案内容实际,将工程档案按照单项工程独立编号归档,以项目时间节点划分。清晰的分类,既方便查借利用,又为分子公司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经验,打开了路子,探索出了一套具有驰宏特色的档案管理体系。

    她严谨细致,服务周到。都说档案工作枯燥乏味,日复一日地埋头分类、整理、装订,她却从无怨言,初心不改,用双手将记忆典藏,用智慧唤醒沉睡历史,用热情服务你我。每次职能部门需要帮助、每个员工同事遇到困难她都是风风火火、一马当先。遇到来查阅档案的同事,她总能迅速找到位置,蹬蹬蹬爬上架子开始翻找,活脱脱一个“女汉子”。18年里,她累计提供档案查借阅服务人次已无法统计,但提起张晓慧,公司大半员工都熟悉。正是她热情主动、尽善尽美的帮助、服务,犹如一场场“及时雨”,为同事们解决了许许多多的工作难题、技术困惑。

    都说兰台寂寞,每天陪伴着那些历史变迁的故纸堆,而她却把档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当人们漫步公司文化长廊,观看着、聆听着那记载公司发展历程的音像、图文资料时,眼前、耳畔仿佛浮现、响彻起往昔建设者奋进的身影、号角,敦促我们砥砺前行。而这一切,正是深锁兰台寂寞人的她默默的付出。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把“档案馆”变成“思想库”,把档案管理者的身份变成档案文化的传播者,18年的努力,她实现了愿望。

薪火相传,以师带徒二十余人

    凡学百艺,莫不有师。近年来,公司实施了千名大学生计划,为保证公司档案队伍人才梯队建设,她先后担任了十余名新分大学生的师父,帮助他们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理论到实践的提升。在抓好驰宏公司档案队伍建设的同时,她不吝自身经验与学识,先后担任过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两个单位员工的师父,为冶金集团档案系统队伍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公司发展迅速,为保证全公司档案整体规范,她主动到分子公司开展调研,为分子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经验分享,帮助开展档案基础业务。

    每当有新入职或转岗的同事去档案室,她都会亲切地带领同事们参观了解档案室库藏,认真细致地介绍公司档案类别。她积极发扬着公司导师带徒的优良传统,毫不保留地将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传授给同事。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她为“张姐”,在徒弟的眼里,她是师傅却更像一位大姐姐。有时候她也会困惑,面对新同事的辞职,她也感慨:“不能怪年轻人吃不了苦,要把档案工作干下去,确实要耐得住寂寞。” 淡泊明志,无怨无悔,短短几个字道出了她的责任和坚守。

    2015年年初,公司把申报“云南省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提上议事日程。为保证顺利通过验收,她主动到省市两级档案局寻求业务指导,对公司档案管理中不规范的地方大胆剖析,自我革新,掀起一场风风火火的整改行动。为开启公司档案信息化管理,她积极寻求领导支持,在微薄的办公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购买安装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档案数据库。在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后,向省档案局提请验收,最后公司以95分的好成绩顺利通过评审验收,取得了“云南省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的荣誉奖牌。这个奖牌既是对她18年坚守的肯定,也是对她刻苦钻研,热心服务六千五百天的嘉奖。

    任劳任怨、尽职尽责,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负重,这就是张晓慧!她的品质就如同一份永久档案,真实而又恒定,朴实而又隽永,她用这份坚持,书写了一个平凡档案文化工作者的不平凡,镌刻了一个企业发展与繁荣的史书。(段兴川)

上一篇:“三千精神”铸成长——记公司铅冶炼首席工程师马雁鸿
下一篇:无悔的青春——记新右旗“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刘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