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智讲述澜沧铅矿发展历史——信仰 理想 信念是坚持下来的理由-凯时官网下载

专题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激荡前行
发展历程
感言驰宏
岁月沉香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发展历程

李为智讲述澜沧铅矿发展历史——信仰 理想 信念是坚持下来的理由
发布人:郝永霞 来源: 本站原创 日期:2016-02-29 浏览:5405 次


    北枫、吉祥两位专家为澜沧铅矿拍摄纪录片,采访过无数人后,了解到了铅矿职工在创业过程中,在大跃进、在三年自然灾害中遇到艰难困苦的多种情况后,再次采访我,问我:铅矿老一代职工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下来,为什么?我回答了六个字:信仰、理想、信念!

    建矿初期,澜沧铅矿,除两户人家有家属外、其余全部是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女,是一群刚走上社会的热血青年,他们无所顾忌,他们有毫不动摇的信仰,坚定不移的理想,坚决的信念,百倍的信心,因而他们孜孜不倦地学文化、学政治、学先进国家的管理知识,学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鞭策自己的志向,铅矿一成立,面对一大批文化参差不齐的青年男女,就开始了业余文化教育,由文盲班、初识班一直开设到初中班的课程,教师都是大中专毕业的在职职工,每个星期的一、二两个晚上文化学习,星期三晚上政治时事学习,星期四工会活动,星期五党团活动,星期六、日自由文体活动。学习条件相当差,无论是上文化课,组织政治时事学习产,没有电灯照明,多数时间用一盏煤石灯,有时用一盏汽灯。上完文化课,老师布置作业,回宿舍做作业,一人一小个墨水瓶做小油灯,不但不亮,遇到刮风还点不成,但是那个时代的年青人,从没有怨言,条件虽然艰苦,丝毫没有影响他们追求进步的信心,没有放弃他们求知的行动。所有青年都有要求入团的决心,入团以后又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青年团组织,当时还没有更名,总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有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一九五六年才更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更名后由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转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得重新履行入团手续。有个别团员有缓期转成共青团员的。

    我是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入团后的第二天和我很亲近的一些男女青年纷纷向我祝贺,那时的青年思想单纯,对人对事没有嫉妒,对于取得进步的人,对模范先进人物,一方面是作为学习的榜样,一方面是尊重。入团后,我自己也觉得,已经不是昨天的自我了,而是时时处处都得按照团章的要求行事,工作的节奏得加快,工作要更加勤奋,与人交往也得更密切。入团以后,第一次过组织生活,感到既兴奋,又内疚,兴奋的是自己苦苦追求,从踏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向往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内疚的是,自己比入团较早的同志还矮了一截。特别是那些从大、中专来的团员同志,发起言来有版有眼,围绕主题讨论很有说服力,而且知识面广,懂得事物很多。我自己发言结结巴巴,说不上两句话脸就红,而且文不对题,说来说去是文化水平太低。为此,自己暗下决心,通过努力来提高自我,但是我由于家境不好,才读了五年书,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九五○年就辍学,要提高本领,增长知识,提高文化水平是最主要的,于是在矿办的文化班坚持学完初中,正准备向中专班迈进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停办了。回想起来,我现有的文化程度实际上是靠自学积累起来的。

     建矿初期,所有职工都学习《政治经济常识》,学《农业合作化问题》,我们属于管理人员范围的人,要写发言提纲,要定期测验,我发言抓不住重点,就把别人的发言记下来,再去翻书对照,慢慢的才明白一些事理。第一次听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词语,幼稚地想:怎么会把一百种花的开放,作为学习的一个内容,经过虚心求教,方才明白这是毛主席党中央根据我国的实际,所制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当时还有很多俗语,比如“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上层建筑、经济基础”、“限额以上建设”等等。听不懂,不知其意,只好请教他人,认真学习,明白其意。

    中共党的第一代核心毛主席说过:“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当今的党中央主席习近平同志也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寄希望于年青一代,明确地指出:“历史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建矿初期和我一样的一大批青年,都验证了毛主席、习主席殷切希望的那样都有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的精神。当时的团组织,经常推荐,号召青年学习一些书籍,多数青年都订有《中国青年》杂志,都在认真学习、阅读、推荐的书籍。诸如,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中国小学《把一切献给党》、《上海的早晨》以及介绍董存瑞刘子林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书籍。一九五六年下半年请来了澜沧黑山战役中的战斗英雄罗金安,公路工程局的女劳动模范李桂英到老厂,在下平坝向全矿青年,团员作英模事迹报告,这一天全矿青年在团旗的引导下,浩浩荡荡走到下平坝,坐在草地上静无声息地听两位英模的报告。团旗特别鲜艳,青年们个个聚精会神格外专注。英模们的事迹,纷纷激励着青年们,成为青年们努力的动力,推荐看的那些小说中英雄人物的形象,深深打动着每位青年,在青年们的心灵中烙下了烙印。特别是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名言,被多数青年背一下来,成了鞭策自己的座右铭,这就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通过党团组织的不断教育,通过英雄模范事迹的学习,当时的有志青年,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生活作风、政治上不犯错误,要有作为。所说的有作为,并不是获取一官半职,贪图虚名,而是要脚踏实地,维护好党和国家利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好工作。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党第一代领导对党对全国人民的期盼。党的十八大当选党的领导核心的习近平同志,继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统,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了人的精神问题。党的几代领导核心所倡导“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名节。当然还有以此相反的一种精神,看重于名利双收、钻营私欲……。这其实是不耻于人类的狗屎堆、必然被吐弃。

    澜沧铅矿五六十年代的一批热血青年,体现的是自信、自强、自力的高贵品格。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有力的事业心。

    历史证明,当时的一批青年是成功的,实现了当初要有所作为的愿望,二三十年后有的被提拔为中层领导干部,有的先后进入矿级领导班子,有的则升到正厅级领导岗位上,有的虽然不在领导岗位上,但也有的当选劳动模范,这些成功的人生当初就是和我共过事的,同我共同探讨过人生的,也是共同在青年团组织中承诺过要有作为的人士。张保才当初只是一个初识字的青年,调入团委工作后,勤勤恳恳学习,脚踏实地工作,自学成才,七十年代末提拔为副矿长,最后担任党委书记,闵雪安、六十年代初与我是一个团支部的团员,我们也共同探讨过人生,也有要有所作为愿望,曾当任过总会计师的翁洪,是从首都北京调到铅矿的知识分子,也曾经走路到达老厂,住过茅草房,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还有进厂时是文盲的陈光跃、李元达就是脚踏实地,从文盲班开始学习文化的青年,后来分别被提拔为群工科科长,供应科党支部书记,陈光跃一度当任过矿工会副主席。还罗成汉、李廷绍都是五十年代的青年工人,后来直接从工人岗位上提任为车间主任,车间党总支书记。曾经在一九五六年出席过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受周总理亲自接见的徐体茂女士,退休后现在还在活跃的劳动模范李学智、李正荣都是我们一个团支部的团员。他们也都是年青时代勤奋学习决心在人生中有所作为的青年。还有很多同我一路过来的青年,后来都成为很有作为的人,我就不在一一列举了。

    我本人自从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起,就决心在团员青年中作出榜样,很快就被选为团支部委员、团员代表、出席铅矿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选为青年团“青年监督岗岗长”,开始接触到一些管理工作。六十年代连连当选为机关团支部书记,改革开放以后,担任过机关党支部书记,劳资科副科长、党委组织部长、党委政治处主任,纪委副书记、书记。铅矿第二次党代会期间,我不是党代表,没有出席党代会,却选进了纪委班子,从第三次党代会到第五次党代会,连续选进两委班子。进入到党委领导班子后,承担了党委工作的一部分,参与起草指定过无数党内法规,如《尽快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意见》、《领导班子带头端正党风的几项规定》,党政干部廉洁奉公守则等等,为党的建设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只强调三项职能,四项基本要求,还没有完全明确如何对同级党委成员进行监督的情况下,发现党委成员,行政领导成员的一些不良倾向苗头的时候意识到应该防微杜渐,不能让其发展,但由于没有具体规定,不便于直接面对个人,曾对一位党委副书记的一些言行举止向上级作过汇报,我先做一些调查研究,掌握了一定的材料情况下,直接向冶金厅纪委报告,由冶金厅做工作,有的问题直接向省纪委请教,由上级部门来处理,这个办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却引起了受批评人的非议,认为我在打小报告,不尽人意。但对于不良行为,不良倾向必须面对,不能任其发展。后来,我采取更明智的办法,有群众反映某人的不良行为时,我先调查研究,掌握了切实证据后,我采用相互交流工作态度,如果实际情况与反映的有出入,我会向群众解释。如果交换意见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我再向上级纪委报告,这样,你就不会说我背着你打小报告,因我已经同你交流过了。由于我党风建设上做了一定的工作,经过冶金厅纪委上报材料,1989年云南省纪委给予通报嘉奖。

    毛主席说过,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哪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的确,我在主持纪委工作的几年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问题,有邻里不合,打闹吵架的,偷鸡摸狗之类不属纪委工作的范畴,但来者报着解决问题的企望而来,应该了解他们的苦衷,又是一个矿的职工不能一推了之,待人还得亲切,该开导,该做的工作还得做,不要给人一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事难办的感觉。

    工作最难点,还在同级班子成员不认真执行党委矿部的规章制度。纪委不得不进行一些工作,保证党委成员的纯洁,另外是一些领导会忽视相关制度乱开口,破坏规章制度。廉洁奉公手册明确规定“不吃请、不受礼,自己不腐蚀别人,也不让别人腐蚀”,但有一些包工队偏要向主管领导小恩小惠的事例不时发生,也不得不提醒同志们注意。

    八十年代,铅矿送出大批人员学习培训,目的是学成归来,好为矿服务,但是这些人不送出培训前没有文凭,没有上岗证,没有调走的资本,通过学习培训,职称有了,有资本了,没有为矿服务几年就提出了调动,有的是边学习边联系好调动的单位,回矿后就提出调动。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党委制定了一个办法,凡是参加培训过的人,培训一年,为矿服务四年(以此类推),方可调走,不到服务年限要求调走的必须交培训补偿费,原先执行的比较好,到九十年代初执行的不太严了,个别新上任的主管出于某些原因,网开一面,纪委坚定不移地维护党委的规定,凡是经过外培训的人员,服务期限不满,又不愿意交培训补偿费的人,一律不同意调走。有一次在研究几个人调动问题时,纪委不同意调走,刚散会,就有人把情况通报给要求调动的人,该人就气势汹汹闯进纪委办公室,直呼我的大名,质问我:行政调动人员,纪委凭什么不同意?我也就以礼相待,你不仁,我也不义。我也直呼其名,先问他是不是党员,他堂堂正正拍胸脯问我,我是党员你不清楚吗?我也只好问他,你学过党章没有?我就告诉他:维护党的章程和党的重要规章制度是纪委的职责,经过培训的人不到服务年限不能调走是党委的规定,纪委当然要维护,才使来人哑口无言。对于其他情况的来访者,我们都能以礼相待。

    回顾我在纪委工作的生涯,正是党中央、中纪委强调要使党风根本好转的时代,给我的压力相当大,但是在矿党委的支持下,在纪委一班人的努力下,在党风建设、维护党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些问题抓在萌芽状态,即时堵住漏洞,对干部的廉洁奉公,对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起了一定的作用,当然党内监督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未免得罪于人,有的人耿耿于怀,说我不尽人意,也有人对我的工作不服气,认为我小题大做。总之,工作就是斗争,只要做得符合党的利益,符合广大群众意愿,我就无怨无悔。

    另外,我还有一个信念,担任领导干部以后,不要权盛气凌人,不以权谋私,不以权压制人,也不喜欢别人恭维,不能脱离群众,不喜欢别人称呼“科长”、“书记”,以同志相称或直呼姓名最好,因此,在我们一路走过的那些同龄人,对我基本没有称呼“科长”、“书记”的。我到老厂、勐滨煤矿去调研,他们直呼姓名,能平等交流。有的人甚至不知道我是矿级干部。我对自己的警示,也照着去做,我也观察了一些情况,上级领导机关一些企业也有一些人,任了一官半职后,官气十足,官腔十足,盛气凌人,舞弄权术,群众找上门来,不理不睬,简单粗暴,三言两语一推了之,这样的人不但工作做不出成效,更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退休以后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周围连一个朋友都不会有。因此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符合群众的利益。

    现在铅矿的很多同志都很年轻,正是朝气蓬勃的年华,正是干事业的最佳时机。习近平同志说:广大青年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国梦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树立的理想,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无数人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只有进行激情的青春,只有进行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们作出奉献的青春,才会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李为智)


上一篇:李为智讲述澜沧铅矿发展历史:大跃进——是七十岁以上老人追...
下一篇:驰宏锌锗历年党委工作回顾2001年——2005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