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激荡前行
破冰改制,从传统国企向现代企业转变(一)
改制意味着什么?对有着近50年历史的传统国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政企分开,权责明确,同时也意味着某些人的大锅饭、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被打破。
9000余职工的会泽铅锌矿,除了“火葬场”什么都有的会泽铅锌矿,是如何拖着庞大沉重的身躯破冰改制的?让我们一起追忆“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破茧而出的历史。也许你可从中找到现在破冰解困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持续下滑,至1999年会矿主要产品价格接近成本价;矿山资源经40余年的开采,逐年减少。同时,会矿面临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下来负担过重的问题。一是负债重,二是承担了大量社会职能。比如,借款一项的利息每年就是3000多万元;企业办社会的补贴每年最少也在1000万元,仅此,就大大超出了每年的利润。1998年,会矿根据国务院“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在20世纪末使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目标,成立会泽铅锌矿改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开始股份制改造准备工作。
万头千绪,从何入手?
1997年职工医院医疗费用支出高达1121万元,不仅是矿领导就连当时的职工也为之震惊。因为1997全矿的利润才只有2006万元!企业负担惊人,改革呼之欲出!就从医疗费包干制入手!
1998年2月13日,会泽铅锌矿第十四届四次职代会通过了《云南会泽铅锌矿医疗费用改革管理办法》。
1998年3月1日,会泽铅锌矿开始了一件历史性变革——告别医疗费用“大锅饭”,实行医疗费包干、自费看病。
一篇当时的文章中写道:
前往医院看病的职工、家属中大多数显得向往常一样平静之外,不时也听到几声不平静的叫苦声。
说平静,是不少职工几乎是一个说法:这是大势所趋,“大锅饭”是不能吃下去了。
说不平静,不足为怪。毕竟40多年来习惯了分文不交就可以看病拿药。转眼间看一次病就要从自己腰包里掏出去几元、十几元、几十元,不免有点“噎巴巴”之感。
文章讲述了运行之初患者拿处方到市场上买药,医院核查药价,结合需求建立方便门诊等等,“医疗费的改革运作一个月来,无论是职工还是义务工作者都在平静和不平静之间走上了适应的道上。”
全矿医疗费用的改革,结束了职工、家属吃“大锅药”的历史,也因此拉开了职工医院改革的序幕。同年,矿对医院开始了半剥离的改革,提出对外服务总收入达300万元保全院人员工资和基本奖的考核机制。此次改革在当年就产生了良好效果。相比1997年,1998年年收入增加100万元的基础上,成本却减少了100万元。
1998年4月,职工医院进行二次剥离
(郝永霞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