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我思我见
打破惯性思维,用差异化思维寻求转型发展
冶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田永在集团项目管理和以人为本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讲话节录
企业的活力在于不断创新与资源的优化整合。思维方式的创新,是创新之源。要打破惯性思维,善于用差异化的思维寻求转型发展。这里强调的“差异化转型发展”并不是说搞铅锌的去搞铝,搞铝的去搞硅、钛,而是要把着力点放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的转型上,就是要做好心态、思维上的转型。资源整合中的“资源”也不要简单的理解成有形的物质资源,真正值得整合的资源是思维资源、智慧资源和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荣达矿业之所以做得好,表面上是整合了许多的矿产资源,实际上是整合了社会资源、智慧资源和智力资源。在当前社会上最稀缺的不仅仅是矿产资源,更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源”不要简单的理解为庸俗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它是指各种、各个层次的人的观点、思维、智慧、能力水平的综合。
我们常说不要和央企比“实力”,也不和民企比“体制”,但是我们可以激活、创新“机制”。历史不可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拓。要走出惯性思维,打破固化思想,善于吸收利用不同性质企业的优势,扬长避短,创新思路,寻求发展。如在项目建设中,我们必须遵守规范,但如果我们把规范用好的话,也能在规范中发挥潜力,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空间。比如,在项目招标中,招标入围的不是价格而是资格,有了资格再进行深度谈判,行不行?要通过思维创新赢得主动,赢得效益。
在资源整合方面,国企拥有较多社会资源,社会品牌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就资源而言不能局限在固化的思维里,如我们集团的投资公司,就不能将“投资公司”概念化,如何设置功能?再比如云南白药近几年发展得很快,其关键就在于企业的发展理念。他们利用“云南白药”这个有巨大的无形价值的品牌,做大“健康”文章,围绕“健康”的理念将企业做活,利用云南白药的影响力,推出了云南白药牙膏等系列产品。如果云南白药集团只是做白药,不可能走得这么远、走得这样稳。所以说思维要开拓、要创新,要打破固化的惰性思维,惯性思维。我们做实体企业,效益的20%来自于生产制造,80%来自于制度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自主研发和营销策划等,这是“二八定律”,抓住20%,激活放大80%。充分整合思想资源、智力资源,如何从“企业经营”向“经营企业”转变,企业“对标”,不在于单纯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标”,关键在于对思想观念的“标”、对管理方法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