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铅矿创业楷模徐体茂的故事(二)-凯时官网下载

专题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激荡前行
发展历程
感言驰宏
岁月沉香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激荡前行

澜沧铅矿创业楷模徐体茂的故事(二)
发布人:郝永霞 来源: 本站原创 日期:2016-04-30 浏览:7333 次

     题记:一九六○年,周恩来总理到西双版纳与缅甸总理吴努签订勘界协议时,从思茅到景洪的公路沿线堆着很多运不走的铅巴,打听到是澜沧铅矿的时,立即指派时任国家计委主任宋平来澜沧了解情况,并请铅矿刘志刚书记到西双版纳向总理汇报,当提到动力不足时,周总理当即批给澜沧铅矿100辆汽车。周总理为什么会对路过的澜沧铅矿如此重视,也许你可以从本文中找到答案。

兴奋难眠

 徐体茂同志还是一个非常乐观,爱唱山歌,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的热血青年,常常在工作、学习之余,在简陋的宿舍或户外草地上唱山歌,唱当时鼓舞斗志的歌曲,总有一伙青年围在身边,谈人生、憧憬未来……。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女青年,在最平凡的工作中,赢得广大职工的赞誉,评为劳动模范,一九五六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表彰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据带领徐体茂同志,出席表彰大会的矿办公室主任孙修如同志讲述:当他们离开老厂,踏上前往北京的旅途之时起,徐体茂同志非常兴奋,期盼一两天能到达北京,迫切看到天安门,每当火车到达一个大的城市,就会问:“是不是到北京了”。到了北京,参加了隆重的表彰大会,得知周恩来总理要接见的消息时,孙主任交待了很多总理接见时,可能会问到的一些问题,如何回答的话语,徐体茂同志就一句一句的背,整夜兴奋睡不好觉。

总理问答

 但是进到怀仁堂接见大厅,被里面的富丽堂皇惊呆了,头天准备好的话语全忘记了,回答总理的那些些话语,引得总理哈哈大笑。

 总理握着徐体茂同志的手,相对而坐,关切地问:姑娘,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徐体茂回答说:我是挑渣子的(当时职工把铅矿叫“渣子”),总理听不懂,孙修如主任翻译说,我们是土法生产的企业,人工采矿,采出的矿石叫渣子,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用语。周恩来哈哈大笑,竖起大姆指称赞说:你很了不起!

 周总理问:你们主要生产哪些产品时,徐体茂同志回答说:我们烧铅巴(当时把炼铅巴叫做“烧铅巴”,把土炉生产过程叫做“烧炉子”)。

 周总理问到:你们工厂规模有多大?徐体茂同志回答说:我们没有工厂(事后问徐体茂同志,为什么要对总理说没有工厂,徐体茂说:工厂应该是苏联电影中那样,有高高的烟囱,有很多机器在转,工人由大门进、大门出,还有骑单车的穿同一种衣服,这才叫工厂)!

 总理问到:工人的生活好不好时,徐体茂的回答是:我们全部住在草房里,吃饭没有食堂,没有吃饭桌子,大家都站着吃饭等等……

 但徐体茂同志直率俚语式的表达,周总理听不太明白,就问带队的孙修如主任,孙主任向总理解释说:我们是刚成立不久的铅矿,位于西南边疆与缅甸接壤的地方,叫《澜沧铅矿》直属冶金部管理的中央企业,主要生产铅巴,采矿冶炼都是土法生产。生产设备是土炉子,钢钎、大锤、铁铲是主要生产工具,通往矿山的公路正在建设,已经在筹建鼓风炉……等等。周总理听了孙修如主任的翻译介绍后,对刚组建的澜沧铅矿有所了解,并对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开创事业报以敬佩和关切地对徐体茂同志说:现在是建国初期,国家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国家还处于一穷二白时期,工作环境差,条件很艰苦是客观事实,随着国家建设的加强,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努力工作,条件会越来越好,将来你们会发展成现代化工厂,职工会住上好房子,会在食堂里吃饭,会坐着凳子在桌子上吃饭……你们在边疆工作很辛苦,谢谢你们!并托付徐体茂和孙修如主任,你们回去后代表我向全矿职工问声好!

 徐体茂同志从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载誉归来,全矿职工到老厂下平坝石门坎夹道欢迎。晚间,向全矿职工报告了她出席表彰大会的感受。当讲到周恩来总理请她向铅矿职工问好,谢谢铅矿职工在生产生活情况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建设边疆,为祖国建设负出辛劳……时,全矿职工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感谢周恩来总理对铅矿职工的关怀。矿党委、矿团委分别号召全矿职工、全体青年学习徐体茂同志的先进事迹,铅矿职工曾一度掀起了学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热潮。通过学习,深深鼓舞着职工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斗志,促进了澜沧铅矿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李为智)


上一篇:澜沧铅矿创业楷模徐体茂的故事(一)
下一篇:锌合金厂不凡的十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