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锌跨金马,奋飞再加鞭(一):创业岁月的奋斗-凯时官网下载

专题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激荡前行
发展历程
感言驰宏
岁月沉香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激荡前行

勐锌跨金马,奋飞再加鞭(一):创业岁月的奋斗
发布人:郝永霞 来源: 本站原创 日期:2016-03-29 浏览:5309 次
 

   “勐锌跨金马,奋飞再加鞭。”58年来,在困境中,在风风雨雨中,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永昌铅锌用汗水和坚毅凝聚而成的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怕困难、敢于取胜的创业精神和拼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永昌人不断迈出超越过去的步伐,演绎着在浪涛中奋进的风采......

创业岁月的奋斗


(1958.1-1988.10)

    1958年,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龙陵县冶金工业,在这个火红的年代起步。蛟龙洼,位于勐糯坝东部,山高谷深,林茂兽聚,古老的原始神态张扬着峥嵘的面目,龙陵县第一代冶金工人,在蛟龙洼立起第一间茅草屋,宣告龙陵县勐兴铅厂诞生了。

    火红的年代,艰苦的岁月,创业的使命感,催促着青春奋斗的脚步奔向蛟龙洼,到1958年8月底,来自全县各地的青年1203人,激情的火焰冶炼着蛟龙洼。一切都是白手起家,用了4个月时间,就在荒野上盖起茅草房18间,制作手推车17辆,编织竹筛15把,簸箕20个,篮子150对,矿篮200对,大风箱18个、绳子2000对......一切都在“大跃进”。干的方针是:边探边采边学边冶炼;要求的速度是:建厂快,生产快,收效快。1月15日上马,4月15日,第一炉粗铅就映红了蛟龙洼。一切都实行军事化,定额管理,163人编为采矿两个中队,采掘49个硐子;68人组成烧炭中队,烧窑60个,每日烧炭12.24吨;67人组成冶炼中队,负责5座小高炉冶炼,每座炉子每日炼铅400千克,18人组成基建中队,技术工16人组成独立分队。

    火红的年代,争上游的岁月,红旗猎猎,催动每一颗年轻的心日夜进取,所有的人都在你追我赶争先进,1960年上半年,全厂就评出先进车间2个,标兵6个,先进个人124人,先进生产队、组6个。所有的人都在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业余教育在艰苦岁月中方兴未艾,办起1个初中班,2个高小班,2个初小班、1个扫盲班。

    1961年9月至1970年,工厂下马,以工转农,厂名称过“铅厂人民公社”、“铅厂大队”,1971年,恢复粗铅生产,以工为主,兼搞农业,实行亦工亦农,恢复“勐兴铅厂”名称,1975年,全厂转为粗铅生产,不再兼搞农业。1982年,工厂性质定为县级集体企业,归属县工商局管理,按国营企业对待。

    1958年1月至1988年10月,这30年艰苦的奋斗,是令人难忘的岁月,累计共生产粗铅7229.22吨,共实现利税361.31万元,成为龙陵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更重要的是,30年中,熊熊高炉还冶炼出一种勐兴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一直成为今天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前进的主旋律,演奏出高亢激扬的发展之歌。

上一篇:勐锌跨金马,奋飞再加鞭(二):改革时代的开拓
下一篇:勐锌跨金马,奋飞再加鞭(三):点石成金的决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