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 共筑新居-凯时官网下载

专题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激荡前行
发展历程
感言驰宏
岁月沉香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岁月沉香

自力更生 共筑新居
发布人:郝永霞 来源: 本站原创 日期:2015-12-31 浏览:3493 次

    勐兴铅厂于1958年始建。建厂时,仅有当地农民种田种地建盖的简易茅草房一幢3间34平方米。

    建厂地址确定后,就地招收当时中级社副社长以上,年龄18~25岁,文化初小以上的工人及师傅为前期建厂骨干。经实地招收,于1958年2月17日、18日前报到13人(含师傅3人)。随着第一批工人进厂后,于1958年2月下旬集中力量再次建盖简易茅草房一幢4间64平方米,作为厂部办公及住宿混用房。当时建盖简易房茅草所需工具都是到周边村寨找借。3、4月份进厂工人不断增加。根据建厂工作需要,组建了基建排,下设三个班,即伐木班、割草班、平地基盖房班。实行分工合作,伐木、割草班负责搬运到位,初期基建排职工有30多人。随着大量工人进厂急需解决工人住宿问题,基建职工人数变量极大。1958年3月~1959年6月,所有进厂工人在未进行具体工作分配时,均暂时参加基建的盖房工作。这期间采用就地取材建盖全厂集体用房(茅草房)23幢198间3168平方米(不含炭山、矿山在外所建盖的生活及住宿用房)。基建成本低,仅只有人工费用,每平方米不足9元。

    1959年7月~1960年8月,因发生严重火灾,原所建盖的茅草房被火灾毁于一旦。为避免火灾再次发生,经县委政府及主管局同意,由象达建筑队与基建木工班相结合,相继建盖砖柱土木及木柱结构公共设施和工人集体宿舍瓦房,所需建筑材料,组织人员到勐糯箐口坡及滚塘山采伐和到象达采买。各种建筑材料的运输及其搬运,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时期,近距离地点采用义务劳动人挑肩扛,远距离地方采用骡马驮运。期间建盖职工生活食堂用餐厅、工业生产用房、工业生产物资保管仓库、职工医疗卫生室、工人俱乐部影院、大会场、单职工集体宿舍、养猪专用作坊及食堂等,从根本上杜绝了火灾事故的再次发生。此时期共建盖砖土木结构瓦房11幢75间1800平方米,每平方米基建成本达28元。

 职工自己动手在茅草房旁建起瓦房新居

    1970年12月,经龙陵县革委会决定恢复铅厂的粗铅生产,当时的粗铅生产,因转农停产9年,百废待兴,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当时,无单职工集体宿舍,抽调选矿、冶炼人员首先建盖一幢简易茅草房,以供矿山单职工住宿。期间基建职工不固定,均采用抽调人员,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进行,随之用此方法再次建盖简易茅草房,供1972年3月进厂工人、原老职工及家属住房6间53格689平方米,解决了部分老职工及家属住房拥挤及进厂单职工住宿问题。期间基建成本每平方米仅达20元。

基建车间木工组工作场面

    为了改变生产生活面貌,建盖茅草房只能解决职工暂时居住问题,但安全问题仍得不到解决。工业生产逐步走入正轨之后,相继建盖各类公共设施及工业生产用房(砖土木结构瓦房)28幢159间3784平方米;建盖职工家属及单位职工集体宿舍61幢270间5402平方米。其中由厂部统一规划住宅区,厂部供给木料及土瓦,由职工及妇女为主的家属利用业余时间和星期天,平地基、坨土基,实行“民办公助”建盖家属住房22幢65间1262平方米。大大降低了基建成本,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和根除了火灾隐患,解除了职工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业生产中。1988年11月以后,逐步进入勐糯铅锌矿的改扩建前期准备工作。(董林江)

80年代职工自己动手建盖的电影院

上一篇:“水套炉”套住成本提高效率
下一篇:会泽矿业竖井的变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