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岁月沉香
1974年,使用小高炉土法冶炼这种传统的生产工艺,已经适应不了生产的发展。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对人力和燃料浪费很大,勐兴铅厂当时决定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以机械代替手工操作,提高效益。
1974年7月22日,铅厂向保山地革委提交申请新建0.38平方米水套炉一座,得到支持,同意将昆明冶炼厂的一套0.38平方米水套炉调给勐兴铅厂,由昆明冶炼厂派人指导安装,于1975年6月正式使用0.38平方米水套炉炼铅,用焦炭做燃料,用135匹马力的电机带动鼓风机供风(7#叶式风机)。
在采用新技术的过程中,由于对渣型难于控制,技术力量薄弱,加之用原生矿入炉,使炉子烧结严重,原料柱3.7米无法处理隔膜,后经改造为2.5米,以便从进料口打隔膜,但炉缸小,难于保持恒温作业。为提高生产技能,1975年9月,铅厂安排职工送到省冶金工校学习冶炼专业,同时,安排相关人员到大理白衙铅矿参观学习。
水套炉建成后,冶炼粗铅回收率大幅度提高,节约燃料、降低成本,减少了烟尘对空气的污染。冶炼车间使用0.38平方米水套炉进行冶炼两年半时间,共生产粗铅551吨。 (董林江)
1976年建成的0.38平方米水套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