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正能量故事
“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工作更是一个沉淀的过程。”这是毕业时导师对我们说的最后一句话。
2013年7月6日,当我背着行囊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的时候,老天爷用雨水送了我一场巨大的洗礼,告诉我,这就是我新的起点,我的职业生涯将由此展开。
熊熊炉火中的火热青春
受所学专业的影响,我对火法冶炼感情深厚,一过实习期,我毅然选择了铅厂熔炼车间艾萨炉工序,希望在炉火中锤炼自己。我一直记得培训时前辈们说过的话:工作与读书不一样,无论你学历如何,一踏入工作岗位,一切就等同于从零开始。
于是,我每天说的最多的就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原料?为什么喷枪要控制到这个高度?为什么空气系数要调整到这么大……还记得那天,我上艾萨炉,正好遇到师傅们探渣样回来,他们一边看渣样,一边讨论渣含铅高低的问题。我凑过去问:“这个怎么看啊!”其中一个师傅说:“这个很简单的,看颜色就行了。你一个女孩子,就应该在办公室待着写写东西,跑来炉子上干什么,这就不是女孩子应该干的活!”说着就把渣放下去调整控制参数去了。我不甘心,自己把渣拿起来看,发现有点地方是乌的,但有点地方就很亮。我又跑过去问:“这些有金属光泽的就是铅吗?”那个师傅看了一下说:“对!”我又问:“那怎么判断渣含铅呢?”师傅看我那么认真,就回过头来开始跟我讲解:“渣样看起来灰灰的,渣含铅高,这时就需要降渣铅,可采取降风降氧加油操作;渣样为致密的黑色的,渣含铅低,难以排放,此时可加风加氧,提高渣铅;最佳的渣厚度为3mm左右。”从那以后,每次我问什么,师傅们都认真地跟我讲解,我对整个流程慢慢熟悉起来。
业余活动中的多彩青春
有一段时间,总是能听到别人对我说:“你又来了啊!”“是啊,我又来了!”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不逼一逼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多好!所以,我积极参加每一次活动。
还记得2015年2月份的时候,分公司道德讲堂轮到我们厂组织。由于当期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孝老爱亲传美德 爱岗敬业树风范》,而其中的典范又是我们车间的党支部书记,考虑到我对整个人物事迹都比较了解,厂里决定让我来主持。过去我常常羡慕那些在台上谈笑自如的主持人,却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去做。当第一次在厂里演练的时候,我漏洞百出,不是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好,就是主持时候的动作过于夸张。我觉得我做不来,我甚至跟书记说:“不如换个人吧!”但是书记对我说:“做什么事都有第一次,你不尝试,不努力,那么你永远也做不好,只要你尽力了,那么即便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最起码你不会后悔!”想想也是,于是我根据演练时大家提的意见,再结合以前别人做的,不断地在宿舍里练习,只希望到时候不要出太大的错。
主持当天,我早早地去到电教室,一遍一遍地默背台词。正式开始后,我一看下面坐满了同事,他们都在看我,我的手心就开始出汗,腿也开始抖了,背得滚瓜烂熟的台词也记不清了。还好台下坐的大多是认识的人,我在临场发挥了几句后终于走入正规,也渐渐放松下来。等所有环节结束了,宣布“本期道德讲堂到此结束”后,我才发现我的背已经湿透了,但我还是很高兴,最起码我尝试了。
技能比武中的绚烂青春
“要不要参加还原炉技能大赛啊?”第一次听到书记这样问我的时候,我心想:还原炉长啥样都没见过怎么比赛啊,算了吧!但当看到大家都积极踊跃地报名的时候,我也萌生了去试一试的想法。最终,在经过一轮初试后,我们一行8人坐上了去会泽参加决赛的汽车。
由于对还原炉并不熟悉,我从得知进入决赛后就开始认真复习,到会泽后,只要一有时间,就开始背诵资料。每天晚上,为了能多看几题,多背几项操作规程,我都很晚才睡。甚至有一天晚上,我跟同寝室的姐姐约好“轮流睡觉”:我先看书,等到了凌晨两点我就叫她起来看,我去睡觉;等到了四点她再叫我起来看,她去睡觉。就这样,几个晚上下来,多的时候一晚上睡四个小时,少的时候一晚上只睡两个小时,新买的练习本抄了满满的一本。一起去的师兄问我:“累不累?”我说:“不累!”因为我知道,相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师傅们,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差,我只能在理论方面充分发挥优势,提高成绩。
对我而言,比赛中最困难的一项就是“点吹氧管”了。临走的时候,书记曾对我说:“实在不行,就放弃吧,重在学习和参与!”但是,在比赛前一天,组委会为了让我们熟悉场地,允许我们练习一次。我看同去的师傅们都先后点燃了,而且耗时很短,就连同寝室的姐姐也点燃了,我觉得我也应该试一试,哪怕点不燃,我也已经尽力了,无怨无悔。我根据师傅们教的:左手拿木柴,右手紧握吹氧管的后端,慢慢地将吹氧管靠近木柴,但靠近的点必须有一定的凹度,不能选在光滑的地方;当吹氧管距离木柴2~3mm的时候,稳住不动,让热量集中,此时若稍有摆动,都会造成热量分散,难以点燃。第一次试的时候,我对距离的判断掌握不好,一直没点燃,是在师傅们的指挥下“稍微离远一点、再靠近一点、头斜向下一点……”,我才在几分钟之后点燃了。他们都鼓励我:不要紧张,一定可以的!比赛当天,选手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环顾一圈,就只有我们一起过去的两个女选手,其余都是男的,他们看我们的眼神很复杂。看着前面的师傅们都先后点燃了吹氧管,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生怕影响了同组师兄的成绩。终于轮到我了,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穿戴好防护用品,慢慢走到场地中央,默默地对自己说:记住要领,慢慢来,一定能行的!于是,我按照师傅们教的,将吹氧管慢慢靠近木柴。由于练习时用的吹氧管是短的,而比赛时用的是长的,我觉得我有点握不稳了,为了确保不摆动,我夹紧手臂,并用腿支住手肘,再慢慢向前推移。当管口距木柴两三毫米的时候,我想起师傅们说的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我在右手上略微用了点劲后就不敢再动了。仅仅是几秒钟的时间,我却觉得好像过了很久很久,四周的一切也似乎不存在了,只剩下眼前的那个小亮点。突然,小亮点一闪,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燃了”,我稍微停顿了1秒,确定确实点燃后才慢慢将吹氧管抬起来,果然点燃了。只听裁判报:16秒7!顿时,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从2013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整整两年了。在两年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2014年10月,获曲靖分公司“俭以养德、点滴做起”演讲比赛第三名;2015年1月,撰写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粗铅浇铸模具》授权;2014年担任“艾萨炉炼铅工艺qc小组”组长组织完成的《艾萨炉复杂原料配料研究》课题,获曲靖分公司qc成果一等奖、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qc成果二等奖、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qc成果二等奖;2015年4月,被授予云南省铅还原炉主操作工技术能手称号,同时,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2015年5月,获曲靖分公司铅厂 “降本增效 从我做起”演讲比赛三等奖。
青春是一幅画,用热情纯真描绘千姿百态的色彩缤纷;青春是一首诗,用朝气蓬勃书写波澜壮阔的曲折传奇;青春是一首歌,用勇敢无畏唱响跌宕起伏的荡气回肠。都说“年老是财富,年轻是资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绽放,在生命的年华里播撒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的汗水,定格人生最美的无悔永恒。(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