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激荡前行
扭亏为盈有方法无诀窍——永昌铅锌降本增效之路(三)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面对电锌产品市场低迷,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加之矿山工程项目基建交叉等不利因素,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益大幅下滑,特别是2012年,永昌铅锌亏损4200万元。进入2013年,电锌冶炼生产系统被迫停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面对“开机是亏,不开机也是亏;上项目是找亏,不上项目是等亏”的窘境,如何走出一条扭亏增盈的路子,提升生存空间,是摆在永昌铅锌每个干部员工面前的现实课题。
在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压力面前,永昌铅锌深刻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市场立足。永昌铅锌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坚持降本增效,实施大成本管理,坚持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寻求机遇,提升生存空间。通过两年来前所未有的的努力,永昌铅锌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3年全年实现利润2863万元,2014全年实现利润3031万元。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降本增效、大成本管理的各项措施,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
坚持降本增效,实施大成本管理,科技攻关工作内生源动
2014年,永昌铅锌全员攻关技术的激情之火越烧越旺,在采选冶技术领域展开密集攻关,科技项目全面铺开。
——实施软破倾斜薄矿体采矿,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生产,在极大的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达到高效回采,提高了掘进效率,降低支护成本,减少对巷道的二次维护费用,年创效275.1万元。
——实施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应用,提高钻探效率30%左右,有效提高回次进尺长度、提高岩矿心采取率和钻头的使用寿命。
——湿法冶炼浸出渣减量化项目初显成效,实现冶炼废渣减量化2400多吨,有效回收了浸出渣中有价金属,创效119万元。
——加压釜余热利用、优化岗位等措施的持续实施,打通了生产流程短、成本优势突出、劳动效率高、人员得到全面优化的工艺流程,实现了加压工艺系统的升级换代,切实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
坚持降本增效,实施大成本管理,提升内部管控积极催动。
在大成本的管理上,永昌铅锌就是“抠”字当头,一“抠”到底。2014年冶炼加工成本的良好控制,是撑起2014年利润3031万元的主要基石。这些基石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永昌铅锌人的心血凝结。
它来自财务人员的忠诚严密。编制预算草案,“开好头”,制定成本管理控制方法,完善资金管控流程与计划,建设内控体系;实施中进行动态管理,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经济分析会,查缺补漏,及时纠偏,加强财务及非财务资源的分配、考核、控制,充分发挥月度预算的管理作用,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如何“抠”,每个岗位员工都有发言权
它来自各生产、管理单位的对接严整。市场部采取比质比价、比价比质、公开报价,规范合同评审等优化采购、营销策略,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增加经营效益;勐糯采矿厂通过加强采场管理,合理控制采幅宽度,预留矿柱,强采强出,防止了二次贫,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拓展了盈利空间;勐糯选矿厂提高双螺旋分级机分级能力、优化浮选流程、提升球磨机处理量,从2013年的日均处理量1073吨,提高到了2014年的1170吨,浮选处理量得到了稳步提高;勐糯冶炼厂围绕冶炼市场化目标,积极探索新工艺,以最大限度提高电流效率为目标,电锌产量实现了自1996年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
它来自“人为本、零事故”理念贯彻的坚决严格。永昌铅锌人把责任落实、执法监督、源头治理三大重点工作,一以贯之抓落实、做扎实,形成安全环保的立体预防体系。通过各种检查、危险源辨识工作,狠抓污染减排,继续推行清洁生产等。2013年以来,永昌铅锌重伤以上事故为零;环境污染事故为零,废水、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为100%,环境保护设备设施完好率为99%,实现整体安全事故率最低的历史最好水平,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熊发志 张家毕 赵永航)
一起出力,分摊在每个人身上都是能扛起的重量。而众人一起扛起的却不仅是那一根电缆,还有永昌铅锌的未来,驰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