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激荡前行
破冰改制,从传统国企向现代企业转变(二)
改制意味着什么?对有着近50年历史的传统国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政企分开,权责明确,同时也意味着某些人的大锅饭、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被打破。
9000余职工的会泽铅锌矿,除了“火葬场”什么都有的会泽铅锌矿,是如何拖着庞大沉重的身躯破冰改制的?让我们一起追忆“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破茧而出的历史。也许你可从中找到现在破冰解困的思路。
大刀阔斧,人、制、物并行推进
医疗费改革和职工医院的成功剥离,增强了会矿改制的信心,为了使会泽铅锌矿的改革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矿从1998年下半年起加快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步伐。
(一)从思想观念入手。一是在全矿深入开展了以“定位于市场、立足于发展”为主题的一系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大讨论,提高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促进职工转变观念。即:在思维方面,转变从本本条条出发的思维定式,树立“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判断是非得失的观念;在思想意识上,转变“等靠要”的守旧思想,树立市场经济下大胆创新、创造性工作的观念;在心理素质上,转变安于现状的思想,树立市场经济适者生存的风险意识,增强危机感;在利益调整方面,转变宁稳勿乱、怕担风险的观念,树立敢于冒尖、勇担风险的观念;在干部任用上,转变能上不能下的观念,树立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观念;在对待分配上,转变只要干了活就得多拿钱的思想,树立有效劳动,有效益才能有收入,按效益分配的观念;在就业方面,转变计划经济下企业包揽一切的旧意识,树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观念。二是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了“讲矿情、亮家底、讲困难、提对策、讲发展、增信心”的形势教育。三是集中一切宣传工具和手段进行以“面向市场、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为企业生存发展作贡献”为重点内容的系列宣传教育,全方位唱响改制“发展曲”。
以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为契机,1999年初,会矿提出了判断当时进行的种种转机建制的改革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只要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减轻负担、占领市场,企业能够生存下来;
只要有利于企业实现新的发展;
只要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效益的做法。
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我们就坚决执行,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促其付诸实现。
从1998年开始至2000年改制成立, 解放思想的工作一直大面积全覆盖的开展着
(二)进行三大改革。一是剥离辅助,转岗分流,精干主体。运输处、行政处经销分部、招待所、机修加工厂、职工医院和驻昆办事处等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一年可为会矿减少1 000多万元开支;二是精简机构、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撤销7个处室,分流240人到生产一线;对干部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制,打破工人干部界限;三 是分配实行效益优先激励机制,实行浮动工资“三联一挂”,质量否决产量,成本否决一切的考核分配机制。
三大改革,总体上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和支持,并取得良好成效。
(三)加大找探矿力度。继6号矿体进入开采后,1999年9月18日,会矿在麒麟厂深部探矿一期工程预测地带新探获富铅锌硫化矿体,后命名为8号矿体。2000年6月6日,在“麒麟厂——大水井深部地质找矿一期工程”102号勘探线附近,发现了原生硫化铅锌矿,后命名为10号矿体。两大矿体的发现,奠定了会矿改制重要的物质基础。 (郝永霞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