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凯时官网下载

专题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激荡前行
发展历程
感言驰宏
岁月沉香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岁月沉香

开拓者
发布人:郝永霞 来源: 本站原创 日期:2015-03-04 浏览:4281 次

     会泽铅锌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的乌蒙山间,海拔高度1570-2579米,东挽滔滔牛栏江水,西枕滚滚乌蒙余脉,南望曲靖、昆明坝子,北顾宜宾、四川盆地。作为铅锌生产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明代永乐年间。数百年风雨沧桑,几度兴废更替,虽也曾兴旺发达,但在共和国成立之初,已经破败凋敝,更时有匪患骚扰,使其生存难以为继。当年的开拓者们,带着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喜悦,怀着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在连生活的基本需求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用仅有的且废置的一台柴油机、一台汽车引擎、一台手摇钻、一台风机,维持生产。

创业之初

    1950年2月,云南省工业厅派员到会泽矿山厂调查,所写《矿山厂调查报告》称:“矿山厂全部用土法采、炼,设备很简单,仅有一台柴油机,一台汽车引擎,一台手摇钻,一台压风机,都废置未用......土炉大部已坏,......工人大多数回家务农,只有职工32人”。

 

解放前的老矿山                             50年军事接管后的土炉炼铅厂

解放军接收原滇北公司唯一的一台废旧电机和水泵

 

解放军和王荣 

    1950年4月,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业接管部派军代表王荣接管滇北矿务局保管处,接管后王荣迅速组织生产,至年底已有六座炼铅土炉生产,同年10月,“会泽铅锌矿工程筹备组”成立,1951年1月5日,会泽铅锌矿成立,王荣为第一任矿长,李懋修为矿长。自此,会泽铅锌矿开始踏上了新一轮艰苦创业的征程。边剿灭土匪,维护矿区治安;边恢复土法生产,维持矿区亦工亦农的群众生活。

 

1950年进驻矿山解放军行军路上                      首任矿长王荣向工人作劳动保险登记报告

 

                1950年管后,工人第一天上班                                     昔日矿工口含油灯背矿的情景

 

28位护矿老工人

        1949年7月,中共会泽县委派郭斌率工作队进驻会泽矿山护矿并组织生产。8月招收第一批20名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招收8人,共有工人28名。

    他们在匪患盛行、反革命“打黑枪、放黑炮”的破坏下,冒着生命危险,为党组织传递情报,忠诚地守护着矿山,并用最大的努力为复产做着最好的准备;军事接管后,他们又作为熟练工人担起矿山建设和传帮带的重任,成为矿山技术的传播者。不怕牺牲、不畏艰苦,作为新时期会泽铅锌矿的第一批工人,瘦弱而坚实的脊梁撑起一个新的开始。

    “28”已成为一个耀眼的符号,是那个特殊年代的需要,更是会矿人、驰宏人克服艰难险阻的最原始的精神支撑。

    

                                  解放老矿山时参加护矿的二十八位老工人中的十四位                            健在的28位老工人之一,浦绍祥同志

      28位老工人名录:余文清 李荣芳 李开富 李顺有 李培禄 张文文 赵远吉 柴光成 浦绍祥 徐海邦 崔光洪 崔光禹 崔光海  崔茂全 董兴发 崔光华 徐春 冯永祥 余石安 胡金选 李培东  马振发  胡老光 崔光清 崔光前 崔光能    

                                                                                              (郝永霞编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风起蛟龙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