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正
编号:39 票数:7655票
我要投票
火龙果带来的快乐
2006年8月,朱国正从永昌铅锌退休,考虑到自己年纪还不大,闲着不舒服,还给儿女增加负担,就想找点事情做。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从外地买回来火龙果,大家一起吃了以后觉得味道很美,而且在本地区从没看见有谁家种植,于是他突发奇想:何不用这些火龙果种子做实验,在勐糯地区试种植?加上自己在公司矿山果园工作时学到的技术,肯定能够成功。
说干就干。 但起初种植的时候,火龙果的枝干长势很好,但就是不会挂果。老朱没有放弃,接着摸索。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以及观看中央7台的农业频道,发现火龙果的一些“脾气”与昙花有些相似。火龙果的开花时间也是在晚上,夜间9点钟花朵开始绽放,到第二天的时候,花朵就已经收拢、凋谢。在夜间,蝴蝶、蜜蜂之类的昆虫根本不活动,无法授粉,需要人工授粉。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他就不断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老朱试种的6株火龙果成功挂果!试种获得成功后,老朱先是种植了两亩,后来用获得的收入,在原来投产基础上陆续增加,直到现在的7亩多的种植面积,实现年经济收入两万余元,不仅免除了子女的负担,还带动了周边村寨发展。
“果子不仅仅是在勐糯随处可见,”他骄傲地说,“我的种子现在已经传达曲靖、普洱、永德、镇康、德宏等地。”
62岁的他还去考了小车驾照,并用卖火龙果的钱买了一辆六万多元的轿车,乐滋滋地他说:“这个是我自己的收入,也是国家所说的中国梦,是我个人的一个梦!” (董林江)
人物简介:
朱国正,党员,1951年7月出生,1972年3月参加工作,2006年7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