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拱架自主加工终于实现了
2012年,为了实现钢拱架自主加工,彝良驰宏机修动力厂开始研发钢拱架加工工艺。陈明华厂长多次到会泽机修动力厂探讨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到加工拱架的民营企业去参观学习。
那时候,他普通话说得不太好,为了避免沟通上的障碍,他从早到晚陪着我在网上查设备,打电话与厂家联系。当得知河南有一家公司在生产钢轨压力整形机的时候,他高兴坏了,叫我马上和厂家咨询,了解他们设备的性能、作用和一些技术参数。
我和销售经理要设备参数和模具参数的时候,经理晚发了几天给我。那几天,他坐立不安,每天都来过问我几次:“发来没有?怎么还不发来,赶紧和他们联系,我们这等着要资料呢,尽快让他们发过来给我们参考一下嘛。怎么这么费事?真是急死我了!”
我们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对那家公司的产品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对经营证书也进行了验证,但是他还是不放心。后来,他主动找到领导,申请亲自到那边去考察,确保万无一失。就这样,他踏上了去河南的火车,一路上马不停蹄,找到厂家现场参观,又看着厂家做了试验,才放下了心里面的疑惑。
设备买回来的时候,他真是笑开了颜。可实际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又让他操碎了心。压力整形机有了,但是拱架成型要达到设计的弧度,需要大量的调整,连续试验了5、6天效果都不好。报废的钢轨堆成了垛,他心里上火,烧得嘴皮枯焦。
每天看他背着手在机器面前踱来踱去,看着刚加工出来就报废的钢拱架,眉毛拧成了结,恨不得上去把它捋直了再来。为此,他几次把班组长、工序长、技术员全召集在一起找问题,想办法,就是他这样带领大家紧盯不放,拱架加工工艺很快成熟起来,加工出来的钢拱架弧度也越来越合乎标准。每次加工成型后,量完弧度,看着陈厂长一本正经却脸上露笑的表情,我想他的心里一定爽极了。
实验后期,报废的钢轨堆积太多,他又开始思考怎么把它们利用起来。几轮商讨下来,最终通过设计制造模具进行校直再利用,将试验报废的钢轨全部矫直。
到此,钢拱架的自主加工终于实现了。(陈龙)
人物简介:
陈明华,男,38岁,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彝良驰宏机修动力厂厂长。2013年陈明华同志组织研发的“矿用槽钢和工字钢拱形支架液压冲击成型装置”获国家实用性技术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