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而踏实的幸福人生——记“十优生产岗位操作者”李存才-凯时官网下载

专题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正能量故事
先进事迹
征文选登
出彩瞬间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先进事迹

苦而踏实的幸福人生——记“十优生产岗位操作者”李存才
发布人:郝永霞 来源: 本站原创 日期:2014-09-24 浏览:3954 次

人物简介:

    李存才,1987 年出生, 呼伦贝尔驰宏动力厂三车间检修班检修工。

    李存才,一名普通的机械检修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钻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巧手制作的“驰宏一号”小车赢得工友们一片称赞。在2013 年公司焊工大赛,以超高的技艺脱颖而出成为了公司“十大焊工技术能手”之一。

潜心钻研提技艺

    作为一名85 后青年,他并不嫌弃基层检修工作的琐碎繁杂,而是潜心钻研技艺并不亦乐乎。驰宏总部返聘老检修工崔茂标检修技术高超,他就主动拜崔师傅为师学习检修技术。在2011 年呼伦贝尔驰宏冬季供暖生产中,由于人员与设备磨合不足,设备故障频发,在处理故障和维修设备过程中,李存才凭着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干劲打动了崔师傅。崔师傅专门开“小灶”对李存才进行技术指导,并将自己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技艺倾囊相传。一个冬季的供暖生产磨练下来,李存才的检修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他所在的检修四班成为呼伦贝尔驰宏处理问题效率最高的一个班组。

    李存才深知:项目建设和试生产是最佳的学习时期。他主动申请加入当时检修任务重、难度大的动力厂检修班,全身心投入到检修及工程收尾改造中。2013 年夏季,李存才带领动力厂检修小组承担了整个动力厂供暖生产的所有a 类设备检修工作,并协助设备厂家对粉煤制备工序的问题设备进行处理。在工程收尾改造中,李存才作为主要负责人协调云南建工有限公司技术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漏项、改造进行施工处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他与施工单位的工人们同吃同行,通过自己的优异技能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办法总比困难多

    提到李存才,同事们总是这么形容他——满脑子都是想法的“闷葫芦”。 检修班负责人张爽感慨道:“检修班2012 年3 月搬入3# 仓库,从最初一间1000 多平米的空空厂房到现在的模样,像安全帽架、蜘蛛烟灰缸等小发明、小创造都是出自李存才之手,特别是他制作的“驰宏一号”小车深受欢迎。

    2012 年7 月,检修班接到一项重要任务:负责铅厂、锌厂、动力厂所有班组所用柜子和凳子的制作。到市场部仓库领取钢材就是一件令人非常头疼的事情,面对面积大、质量重的钢板,用货车拉运, 数量少、距离短显得太浪费,用小推车搬运钢材吧,轮胎爆了、轮毂也变形了,若用人工抬更是天方夜谭。李存才冥思苦想后说:“如果我们有自己的车就方便了。”于是,他找出一块厚度为1.5mm 的铁皮,切割成长2.7 米、宽1.1 米作为车体,用325mm 的无缝钢管做成轮毂,将对应的运输皮带用螺栓紧固在轮毂上做成四个车轮子,用钢板和槽钢将车体和轮子焊接起来,车体算是成形了。没有发动机怎么办?他考虑到小车的主要作用是短途钢材的运送,加之检修班26 名员工都体强力壮,就人工驱动吧,他在车头焊装了保险杠,在车尾焊接了“尾翼”,这样在人工驱动中,前面可以用绳子拉,后面可以用人工推。

没有转向怎么办?他找来废旧钢管焊成了方向盘,用钢管和钢板焊成齿轮,将方向盘和齿轮连接在一起。但是没有刹车怎么办?于是他又找来皮带和钢丝制作了刹车系统。这样,车体、轮子、转向、刹车都已组合安装完成,加上人工驱动可以运行了,当李存才将自己组装焊接的小车用到市场部拉钢材实际操作时发现:驾驶员站在车上弯着腰握着方向盘,长时间操作太累,于是,他将一个报废的办公凳子,用钢筋焊接在车体上,就这样一张四轮小车制作完成了,并用于实际工作中。

    检修班的同事都称这四轮小车为“驰宏一号”,公司施工人员得知检修班的“驰宏一号”后,纷纷借用。“驰宏一号”协助检修班和施工单位搬运铁皮、钢板等材料上百次。李存才一直用自己阳光的、沉稳的精神带动着身边的员工,用自己的勤恳、沉思和妙招解决一个又一个困扰大家的难题。再如,一天检修工作结束了,休息室没有水,怎么洗手?李存才拿来一块铁皮焊装了一个铁桶,焊了两个挂钩,安装了一个水龙头,到户外铲了一桶雪,将铁桶挂在了暖气管道上,水龙头一拧,热乎乎的水流出来,他喊了声“兄弟们,洗手啦!”他就是这样一个随时能够迸发巧思妙想并能付诸实践的人。

挺苦挺实在挺幸福

    “虽然检修工作一点都不轻松,但凭手艺吃饭的感觉让人感觉挺踏实的,”已经在单位找到女朋友的他说,“这样的生活很幸福!”

    看着他那洗了多少次都洗不干净的劳保服,还有那诚恳的眼神,让人莫名地温暖。正是一个个和他一样平凡的人,撑起了驰宏发展的大厦。 (马建亮 张晓旭)

 

上一篇:在技术创新中付出于实干锻炼中成长——记“十优科技创新人才...
下一篇:平凡中的不平凡——记“十优生产岗位操作者”杨银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