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先进事迹
人物简介:
江锐,1983 年出生, 山东淄博人,现任会泽矿业选矿厂副厂长。
2011 年8 月,客车如往常盘旋在崎岖的山路上。干净的窗玻璃外,白云悠荡,天空高蓝。透过厚厚的镜片,山东小伙江锐目光如炬,与云贵高原上刺辣的阳光交相辉映。几经辗转,他终于来到巍峨的“驰宏锌锗”1#大竖井,并在这乌蒙矿海,落地,生根。才来两月,幸运就光顾这名刚走出校门的青涩小伙——参与选矿厂回水处理改造工程设计。在学校,他学了这方面的知识,参加工作了,能够马上应用于实践,江锐感到来对了地方。
次年4 月,回水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动工,6 月,正在膏体制备输送厂井下生产岗位实习的他被调回水处理工段,担任副工段长,全程参与回水处理改造工程。从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到工程竣工历时1 年,这一年江锐像雨后春笋拔节生长,扎根矿山的决心也愈加坚定。
困难没有办法多
回水改造工程进入运行调试后,江锐带领调试攻关组成员不断摸索,反复试验,优化药剂配方,探索选矿废水回用的工艺技术。累计试验54 套方案,筛选出8 种影响因子,最终提出了“调节—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的水处理工艺。针对生产过程中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难以控制的难题,他认真钻研,反复论证,依据科里奥利效应创造性地将调节池与浓密机组合运作。在出水端安装低速推流器,解决了大型调节池排泥困难的难题,增强了水质调节的效果。针对选矿废水中药剂残留多、合成物复杂难以降解的情况,引入深度处理技术——臭氧氧化技术,有效降低了水中有机物含量,减轻了回用废水对选矿作业的影响。
调试过程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矿山的严冬,攫人的透凉,水处理流程作业都在露天进行。三班循环作业,江锐就连续跟着三个班,观察流程,现场指导药剂添加。夜间气温都在零度以下,为了既能御寒又方便取样,他让母亲在两件秋衣之间塞上棉花,缝制成一件。调试历经了两个月,次年1 月份实现了全部废水回用至选矿流程。原本清瘦的年轻小伙,更瘦了。
为有源头“活”水来
选矿废水经过处理后100% 回用选矿流程,实现了内循环。2013 年2 月,废水回用系统出现了新问题——钙镁离子富集,设备设施、管道结垢严重,作业流程波动大,选矿指标下降,废水回用面临新一轮的严峻考验。选矿厂成立选矿作业、废水处理攻关组,江锐带领废水处理攻关组从源头控制到过程管控,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通过制定石灰验收标准、往调节池投加碳酸钠,日常生产逐步恢复了正常。
结垢治好了,废水处理成本却居高不下。调节池碳酸钠日添加量达18 吨,药剂成本严重超支,而且全靠人力操作,劳动强度非常大。江锐和攻关组成员搜集、分析数据,总结调试经验,摸索高硬度、高化学需氧量废水对选矿的影响规律。6 个月后,攻关组总结出了基本规律,碳酸钠、活性炭添加量大幅下降,水处理药剂成本由5 元/ 吨降至2 元/吨。
欠她一辈子不后悔
江锐家在千里之外的山东淄博,那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他学业有成,本可以在家乡找一份很好的工作,但他选择了驰宏。他的妻子是选矿专业研究生,也随他来到这座偏僻冷清的矿山。在回水处理回用选矿流程调试攻关期间,妻子临产,江锐分身乏术,只好把她送回山东老家待产。家中待产的妻子多么希望丈夫陪伴在身边,在最艰难的时刻紧紧握住自己的手,一起迎接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可是江锐办不到,矿山也需要他。
妻子分娩后,两千多公里外,母亲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他:“母子平安,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江锐正在岗位上,一起工作的同事看到接完电话的他眼圈红红的。
“妻子生孩子不在身边,你后不后悔?”笔者问。
“我欠她一辈子,但不后悔。”
一句“不后悔”,听得人想要掉泪。
眼前这位已为人父的男人,是技术攻关的领头羊。在他的带领下,选矿厂实现了选矿废水内循环,100% 回用选矿作业。2013 年回收有价金属近300 吨,创造了环保经济效益。选矿厂的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他“江回水”。就是这样一个热爱事业的年轻人,发着金子般的光,为驰宏的发展和明天不辍地创造着。(蔡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