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凯时官网下载

中铝网站群

“三千精神”助成长 ———记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马雁鸿

来源: 时间: 2020-11-09

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攻山头

1999年,马雁鸿工作生活了6年的昆明冶炼厂宣布破产,面对企业破产重组、职工分流下岗,对初出茅庐的他是沉重的打击,但靠着过硬的冶炼技术,他来到新立公司担任主任工程师,这更加坚定了他的冶炼技术之路。2005年,驰宏公司走出大山,在曲靖新建16万吨铅锌冶炼项目,马雁鸿调到曲靖项目负责艾萨炉。

由于第一次用艾萨炉处理铅精矿生产粗铅,在试生产阶段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艾萨炉作业率低、粗铅产出率低且质量差、喷枪使用寿命短、渣铅排放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让马雁鸿焦头烂额,疲惫不堪。他说:“困难再大也要面对,山头再险也要攻下”,他甚至卷起铺盖入住生产现场,扎根在生产现场,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千方百计寻求解决办法,一呆就是几个月。2005年6月至2008年1月期间,马雁鸿牵头共组织了40多项技改项目,通过重点预防和控制泡沫渣的产生等措施提高了艾萨炉熔炼作业率,通过严格控制渣型以及放铅时较低的枪位等提高了粗铅的质量,通过确保喷枪供风量的稳定以及控制喷枪插入熔池的深度等措施使喷枪的寿命得到了延长,一项项技改项目、一个个攻关课题,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都要解决。随着艾萨炉直接炼铅工艺流程的全面打通,艾萨炉直接炼铅工艺成功替代了传统的烧结—鼓风炉工艺,填补了国内直接炼铅法的空白,成为国家推荐的炼铅工艺之一,驰宏公司曲靖项目也随之实现了达产达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千辛万苦——创业艰难百战多

2009年11月,东北呼伦贝尔草原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马雁鸿调到驰宏呼伦贝尔子公司负责2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工艺技术及相关项目管理工作。面对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恶劣环境、气候和地方文化差异,一切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创业的艰难。

按照驰宏公司“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理念,呼伦贝尔铅系统选择奥斯迈特炉顶吹熔炼技术,锌系统选择两段氧压浸出技术主流程工艺,从能耗、环境、投资等方面考虑,都属于目前世界先进工艺,但工艺的打通、技术的成熟并不会像想象中的那样一蹴而就。2010年,为确保氧压浸出渣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工艺得到有效运行,他带领公司科研人员在大兴安岭开展专题实验,资料书籍不知查阅了多少本,研讨会不知开了多少次,研究单位不知跑了多少趟,最终,在与多家研究单位联合攻关下,经过多次研讨论证后,确定“还原焙烧—磁选法”比较可行,试验报告通过集团专家会评审。此新工艺不仅填补了国际国内氧压浸出渣综合利用的空白,他还联合昆明研究院申请了氧压浸出渣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工艺发明专利。2014年,铅锌冶炼项目投料试生产时期,面对设备新、工艺新、人员新的三新现状,为确保试生产顺利进行,马雁鸿每天坚持在生产现场与一线员工排查和解决影响试生产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他抬油桶、搬工具、做调试,劳保服被汗水浸得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此情此景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员工:“公司领导都这样拼命,我们有什么理由埋怨、懈怠。”大家暗下决心,不解决问题绝不离开岗位。

千言万语——用行动铸就成长

一心忙于工作、忙于事业的马雁鸿,千言万语更多的还是对家人的愧疚,特别是在东北工作期间,孩子在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他有心无力,无法辅导,家中老人年迈体弱,他却无法尽孝身边,说起来心酸,想起来心痛。但是他却把孝敬父母的拳拳之心、对妻儿的愧疚化为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化作培养驰宏公司北方年轻干部职工的动力。师带徒中,对于主控人员他总是反复培训、重点强调、系统筛选、确保培训效果。在遇到工艺技术难题时,他一边轻车熟路地带领干部职工开展技术攻关,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相关知识,“现在单位正处于试生产的关键阶段,这正是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最好时机,学中干,干中学,也是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最佳手段,千言万语其实只有一个目的,让我们的青年技术人员快快成长,早日挑起公司北方项目这个重担。”他在抓安全环保上更是苦口婆心,天天讲,日日讲,用铁的手腕抓安全,宁愿听到骂声也不愿听到哭声,更希望是听到感谢的声音,让安全环保意识植入到每位员工的心里。

没有豪言壮语,马雁鸿用实际行动保持着对科技工作的热爱,在驰宏公司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上均有独到的建树,成为铅冶炼行业乃至曲靖市科技方面的领军人物,同时也获得了“曲靖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联系凯时官网下载|凯时官网下载的简介||网上办公||

凯时国际的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00017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