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越发展中的大山精神(二):阵痛中重生 -凯时官网下载

专题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激荡前行
发展历程
感言驰宏
岁月沉香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激荡前行

大跨越发展中的大山精神(二):阵痛中重生
发布人:郝永霞 来源: 本站原创 日期:2016-02-29 浏览:3686 次

   从1956年的彝良铅锌矿到现在的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从人背马驮到全机械化设备工艺,彝良驰宏走过了整整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六十年来,无论是采选量还是企业利润、职工收入都有了质的飞跃。数据飞跃、大跨越发展的背后是几代彝良驰宏人前赴后继的奋进,是人为青山,志在高远的大山精神。——写在彝良驰宏建企六十周年之际

阵痛中重生

    2005年,是昭通市铅锌矿历史性的转折点。在2005年之前,昭通市铅锌矿面临企业的低谷,资源被乱挖乱采,企业濒临破产,职工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危急存亡之际,2005年2月22日,昭通市铅锌矿由政府整体划归云南冶金集团,2006年11月,昭通市铅锌矿成为驰宏公司的全资企业。这让陷入困境的昭通市铅锌矿燃起新的希望。

    但是,改革免不了阵痛,免不了阻碍。在划转之初,有的职工不理解、不认同,以罢工或上访的方式抵触云南冶金集团,抵触驰宏公司。有的职工更是提出疑问“他们是不是把我们的矿挖完就走?”“我们是不是就这样被卖了?”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集团和驰宏用实际行动给职工吃了一颗定心丸。

    划转冶金集团后,昭通市铅锌矿整合了大量矿产资源,把一些零星散落的矿产整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优势。2006年12月,昭通市铅锌矿进行第一轮矿产资源整合,将河东片区8个矿权整合为1个矿权,河西片区原24个矿权整合为5个矿权。2009年,进行第二轮资源整合。3~6月,整合了云龙和龙祥铅锌矿矿权,11月河西片区一平台即八合光大公司整合成功。2010年,进行第三轮资源整合。对河西片区二平台及193平方千米内的12个矿权进行了踏勘,作了实地编录和测量,初步掌握了12个矿权的地质特征。至此,资源整合工作初步完成,企业赖以生存的铅锌资源有了保障。

                                                                                            

                           

2009年竣工的新办公楼,办公楼见证像年轮一样见证着彝良驰宏发展的变迁。

    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昭通市铅锌矿在集团和驰宏的领导下开始着手建设日处理2000吨的新选厂。2007年4月9日,投资3.7亿元开工。历时两年,新选厂建成。2009年3月22日,举行联动试车剪彩仪式,7月23日投料试生产。新选厂设计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选矿工艺技术,选择高效节能环保、优质低耗的大型设备,积极采用先进实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建成后,年生产能力60~80万吨,产值10亿元。划转云南冶金集团之后,短短几年的时间,昭通市铅锌矿由一个小型的矿山已逐步迈向大中型的一流的矿山,从300t/d的选矿厂发展到2000t/d的国内一流选矿厂。2010年,昭通市铅锌矿正式更名为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改革带来的阵痛是短暂的,阵痛过后是脱胎换骨的重生。黎明前的黑暗终将过去,美好的明天终将到来。此时,职工心中的疑虑彻底烟消云散,携手与企业共创新的辉煌。(张帆)


 彝良驰宏新选矿厂全景


上一篇:大跨越发展中的大山精神(三):灾难中挺立
下一篇:大跨越发展中的大山精神(四):深改中突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