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一生的父亲-凯时官网下载

专题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激荡前行
发展历程
感言驰宏
岁月沉香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岁月沉香

勤劳一生的父亲
发布人:郝永霞 来源: 本站原创 日期:2015-07-31 浏览:3229 次

 

   随着敬爱的父亲离开我们的日子越来越久,对父亲的回忆却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工作单位,父亲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洗衣服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双手不能长时间在冷水中,所以一家人的衣物清洗都是由父亲承包了。在东川因民矿时,我是家中的大女儿,父亲去车队洗衣服时,总是让我跟着他去,我什么都不用做,只用听着父亲一边洗衣服一边和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到澜沧后,父亲到离我们40多公里的矿山工作,但星期天他都要回来帮我们洗衣服,同样是让我跟着他去小水井洗衣服,他耐心地教会我如何从水井中打水,我打水,他漂洗着衣服。一直到1983年领到第一次升工资补发的钱,我家购买了第一件家电——洗衣机,父亲才没有带着我去洗衣服。就像到4公里外的黑山挑冬天用的焦炭、每个月去黑山买米一样,尽管我什么也做不了,就连两把(2公斤重)面条都背不动,但每次父亲都要让我和他一起去,他挑着沉重的担子走在前面,我空身一路小跑才勉强能跟上,长大后我才明白,父亲仅仅需要的只是一个伙伴,而并没有希望我能帮他做什么。

种菜 

    父亲从小在农村长大,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在东川因民矿小新村的那片自留地上,长得最好的、品种最多的那一片就是我家的。一年四季,我家的菜不用化一分钱,每天晚饭后,我们都和父亲带着小锄头、水桶、背篓去菜地劳动。父亲种的南瓜大得连背篓都装不下,父亲种的洋芋多得上一年的老洋芋还没吃完,新洋芋又可以收了,父亲种的四季豆又长又肥,旁边菜地的主人都让他留给一些种子……。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们同往常一样跟着父亲在菜地里劳动,过路的一个叫化子,竖着大拇指夸道:“我走过千山万水,没有见过种得这么好的庄稼!”来到澜沧后,家门口的那一小片园子,也让父亲种得漂漂亮亮的,他一星期才回来一次,园子里他就种下一些番茄、茄子、黄瓜、四季豆,搭好架,我们只负责天晴时浇浇水;再后来,父亲调到新厂和我们在一起,家门口的园子变成了养鸡场,园子分成五片,都分别围好,每片菜地都撒上菜籽,一周后,小菜长得有10多公分高时就把鸡放进去吃菜,过两天又重新翻种一次,鸡屎成了肥料,多好的循环利用。我们家在父亲带领下种过冬瓜、南瓜、丝瓜、丰产瓜、苦瓜、蚕豆、豌豆、黄豆、缸豆、四季豆、白云豆、包谷、洋芋、白菜、青菜、萝卜、胡萝卜、菠菜、韭菜、莴笋、洋花菜、莲花白、芥兰、洋姜、番茄、茄子等等,养过鸽子、鸡、鸭、兔、牛、羊等等。

做家具

    弟弟的第一件玩具是一只木头手枪,那是父亲一刀刀雕出来的,弟弟爱不释手,去哪儿都带着,睡觉也放在枕边,一位木匠师傅看过这支手枪后,对父亲说,你耐心一定好,跟我学做木活吧。于是父亲开始下了夜班就和这个师傅做家具,一年后,我们家的木箱不用了,变成了当时流行的三门柜、胸柜,柜门上还镶了海鸥、熊猫等图案,渐渐的吃饭桌、沙发都变新的了,做完自己家的,父亲还帮助其它同事家做,所以我们在东川的那些人家,三门柜、胸柜、饭桌、沙发扶手基本是一个样子的。家里用的大盆、水桶都是父亲用铁皮自己打制的。我5岁以前是和外婆在一起,我的玩具也很多,但最喜欢父亲做给的那只小水桶,拎着它去水井巷摘桑葚、去后院枣树下拣小枣、去小水井边打水玩。

踏踏实实工作  认认真真做人

    父亲参加工作35年,先后获得过云南省冶金厅、东川矿务局、因民矿、因民矿选厂、云南澜沧铅矿的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3次。先后担任过因民矿选厂浮选三班班长、因民矿选厂浮选工段副工段长、云南澜沧铅矿选矿厂厂长、云南澜沧铅矿检验科科长、云南澜沧铅矿老厂分矿矿长、云南澜沧铅矿老厂分矿党总支书记、云南澜沧铅矿副总工程师、云南澜沧铅矿副矿长、云南澜沧铅矿党委副书记。

    我的父母1963年毕业于东川冶金工校选矿专业,毕业后分配在东川矿务局因民矿选厂从事选矿工作。1979年,云南澜沧铅矿开始建设选厂的时候,父亲被当时冶金厅成立的专家组抽调到澜沧铅矿参加选厂建设和试验工作,几返几复,厅领导对父亲提出了调到澜沧铅矿工作的要求。当时,父亲怕我们不随他到澜沧,回到因民后,就对我们讲:“到澜沧要经过西双版纳,(看过《勐垅沙》,我们对西双版纳有一种神奇的向往),路上就能看到大象和孔雀,还有美丽的热带植物,澜沧一年四季都不下雪(小时候,我们都怕白雪飘飘的冬天),还有可口的芒果、菠萝、香蕉等热带水果”。之后,当父亲告知,我们就要去这个美丽的地方时,我们心花怒放,并立刻跑到同学家,告诉同学:我们家要到西双版纳旁边的小镇上去了。1981年春节刚过,我们举家迁往澜沧,途经昆明的时候,舅舅和姨父都感到吃惊:别人都往内地跑,你们却还去边疆(当时正是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姨父当时是省人事厅的干部,他劝父亲:不要去了,我在昆明附近帮你们找个单位。父亲却说:我要干我的专业,而且澜沧铅矿选厂已建成了,正准备试生产,我一定要去!

    就这样从昆明到澜沧,经过了7天漫长的路途,我们终于到了澜沧,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没有看到大象和孔雀,也没有电影里的美丽的风景和水果,我们渐渐失忘了,唯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里的冬天真的不冷!然而,当父亲带我们到离矿部40多公里外的选厂时,我、弟弟、小妹和母亲都哭了,一种被父亲骗了的感觉:球磨机只有因民矿选厂的半个大,两个系统的浮选机只有因民矿选厂的一个系统多,机器也小许多,最让我们难过的是,从此,父亲将要在离我们40多公里的地方工作,不能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了!

    采场的水枪坏了,他在泥浆里组织抢修;更换球磨机的衬板时,他和工人一起钻进球磨机里,滑落的衬板几乎奇去了他的生命;选矿指标下降了,他带领着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直到指标恢复正常;职工家里出现纠纷,他提着酒到职工家了解情况并一一化解。最让我难忘的就是1988年11月大地震发生的那段日子,正值父亲担任老厂分矿矿长,地震发生后,母亲带着我们到离家最近的矿招待所打电话给父亲,结果电话打不通,这时矿领导也赶到了招待所,并告诉母亲已准备派车到老厂看情况,母亲坚持要求要跟车一起去,被领导拦下了,接下来是不断的余震和漫长的等待,当去老厂的车因道路断了又回到原地时,母亲哭了,我们也哭了,当得知震中就在老厂旁边的战马坡时,母亲瘫倒在地上,我和妹妹一边哭一边拉着母亲,在寒冷的、漆黑的和一阵阵余震带来恐惧的夜里,我们哭泣着……天亮了,周围的人家都开始搭帐篷了或自己修盖临时防震房,而我们的父亲生死不明,母亲又因为担心父亲而胃病复发,我们无能为力,只好找来一张塑料布拴在四个木桩上(我永远记得木桩还是张西安老师帮我们栽上的),挡一挡夜里的露水。当得知父亲平安的消息时,我们提着的心落了下来。母亲病了,住进医院,就在地震发生后的第18天,我们才在母亲的病床前看到了瘦了一圈的父亲,仅仅停留了几分钟,他又走了。他对我们说:他是来矿部汇报工作并领取一些职工家属的生活必需品,老厂的职工家属都住在外面(帐篷里),安全问题较多,他不能离开太久。他走了,母亲哭了,而我没有哭,因为我生气了,他帮老厂的人都安排好了,我们却没有人管。后来提起这个事,父亲教育我:一个近五千人的矿,有很多子女不在身边、行动不方便的人更需要领导的帮助,我们自己能解决的事决不能麻烦领导。

    这就是我的父亲,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父亲用他勤劳的双手耕耘着、呵护着;在人生的道路上,父亲用他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和为人正直的作风教育着我们。

父亲走了,但他执着的精神没有走、他顾全大局的思想没有走,他谆谆的教诲没有走,他勤劳的人生轨迹没有走。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章爱萍)

家人合影


    陈孝宗简介:1941年9月13日生,1964年参加工作,1999年6月退休,2014年4月29日逝世。

   参加工作35年中,先后获得过云南省冶金厅、东川矿务局、因民矿、因民矿选厂、云南澜沧铅矿的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3次。

        先后担任过;

           东川因民矿选厂浮选三班班长

           东川因民矿选厂浮选工段副工段长、  

           云南澜沧铅矿选矿厂厂长

           云南澜沧铅矿检验科科长

           云南澜沧铅矿老厂分矿矿长

           云南澜沧铅矿老厂分矿党总支书记

           云南澜沧铅矿副总工程师

           云南澜沧铅矿副矿长

           云南澜沧铅矿党委副书记。



上一篇:奥斯麦特炉成长史
下一篇:20世纪末的团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