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感言驰宏
一路承载 创造发展
说到“承载”,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汲取水分、伸展枝条、净化空气、播撒绿荫.......那样一个过程才是“承载”吧。静下心来,总觉得“承载”,是一个很厚重的词语,是需要深深沉淀而为的一种传承,是自己人生阅历所不能触及的信仰。而回头再想想自己18年的工龄,似乎也在这个数字的积累中,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履历和感悟,此时再说“承载”,也有了渐现清晰的脉络.
“承载”,最初是承载精神,是驰宏人“勇于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记得刚工作时,设备老化、工艺简单,我身边的师傅们,也没有因为工作任务的繁琐单一而忽略哪一个环节,悉心传授我们技术方法的同时,还不忘告诉我们,哪里需要改进,哪里是操作的遗憾,用细节的关注,教给我们一种认真的态度;后来的改制上市、异地建厂,一大批“先驱”投身到了筹建过程中,当一栋栋厂房、一台台设备在之前的荒地上林然耸立,他们付出的艰辛是不能忘记又令人心疼的,只是一种“奉献自我,成就企业”的精神在支撑着;我很庆幸我参与了再之后的试生产,和大家一起,在紧张有序的奔忙中坚守每一道操作程序,看身边那些可爱的同事们不分昼夜地驻守在生产现场,直到“达产达标”那一刻,再多的艰辛劳累、再多的疲惫付出,也是值得的。
就是这精神,让我在18年中,有了源源不竭、懂得奉献的动力。
“承载”,也是承载制度,是驰宏“企业管理”和“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初到驰宏,总会对国企的制度不以为然,在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了很多事例之后,懂得了“细节决定成败,制度成就管理”的精髓。特别是在对人才培养的机制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我自己也是其中的获益者。从最初的技能培训,到异地建厂前的西北学习;从各种劳动竞赛的提高,到后来多次参加集团和国家级技术交流的比赛;从一个年少轻狂、不谙世事的青工,到后来技能比武中的“能手”;从积极参与生产课题的研讨,到用自身履历竞聘“技师”身份的职称待遇......这些,都是公司不断完善的人才制度中,一种真实的体现。同样,精细化管理、标准化规范,精益求精,安标执行,这些管理制度下,生产的发展步调和我们的行为素养,都是有目共睹的可喜变化。
“制度成就了个人”,这,也是承载。
“承载”,还是承载文化。驰宏的凯时国际的文化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是我们身为驰宏人的一种骄傲。
曾记得十多年前,去烟台比赛,提起驰宏锌锗,人家都摇头说不认识;七年前在青海,提起驰宏锌锗,人们都竖起大拇指说“股市神话”;去年在九江,都已经把驰宏锌锗视为有色金属行业的翘楚,是大家知道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这就是品牌的效应,也是文化的效应。我还记得,五年前,一个从大兴安岭带队来公司实习的副总曾和我聊过凯时国际的文化,他说起在他们那个冰天雪地的加格达奇,都能看到我们公司的文化手册,能看到登载过驰宏信息和故事的刊物,他们也在参照和引用我们的理念,让他深深觉得,驰宏的凯时国际的文化是做得好的,已经在员工心目中树立起一个共同信念,“众志成城”,还有什么不能实现?我当时就为我们凯时国际的文化的影响力而暗自骄傲。
承载文化,让我们有了自豪感,也有了归属感。
这些个人履历的承载,可能只是一家之长,但我以为,那些沉淀下来的,珍藏在心底的,就正是需要承载的。无论是精神、制度,还是文化,都是身为驰宏人应该秉承的信念与执着。懂得承载,才会有创造;懂得承载,才会有发展。
再看“承载”一词,会在脑海中浮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汲取水分、净化空气、播撒绿荫,那本身就是一种生机盎然的承载和创造。我们是树干上众多枝条中的一枝,因为有着精神的培植、制度的修剪,再加上文化的熏陶,定会长成一棵绿意葱茏、勃勃生机的大树,一棵缀着故事、硕果累累的大树...... (王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