殚精竭虑三十载 梦里梦外矿山情——优秀共产党员 郑友富-凯时官网下载

专题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正能量故事
先进事迹
征文选登
出彩瞬间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先进事迹

殚精竭虑三十载 梦里梦外矿山情——优秀共产党员 郑友富
发布人:郝永霞 来源: 本站原创 日期:2014-09-15 浏览:3631 次

人物简介:

   郑友富,1963 年出生, 现任矿山管理中心指标与绩效管理主任。

      他是二十年的老共产党员,红旗下宣誓,与企业改革同行,忠于党和人民,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和矿山结下一世交情,时刻牢记使命与责任,为矿山建设出谋划策,为生产技术指标提升苦思良方,为捍卫企业经济利益敢言善述,为驰宏现代化矿山建设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这就是他,公司2013 年度优秀共产党员郑友富。

一场篮球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郑友富中专毕业进入会泽四矿跃进坑。当时的“四矿工人”是一个响亮的称号,是先进与骄傲的象征。郑友富很是欣喜了一段时间,走路时腰板挺得直直的,每一步都感觉带着风。在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八十年代,大家共同的爱好就是在饭后聚到一起,有说有笑地看上一场篮球赛。谁曾想到一场篮球比赛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激励他从安于现状的小青年转变为奋发图强的技术专家。

    一天傍晚,郑友富来到场边看球,心里还在盘算要不要上场一展风采时,突然,场上队员的一个失误,篮球像长了眼睛一样直蹦到他面前。只见他嗖地站了起来,一把抱起篮球,快步向场沿走去。

    “你站住!小农民。”一句扎耳的话刺得郑友富愣在当场。发话的是一个个子高高看起来是球场主力的年轻人。他看到郑友富抱着球一动不动地站在了场边,立马又加大音量吼道:“说你呢!把球扔过来,你个农民玩个球。”郑友富胸腔中愤怒的火焰熊熊燃烧,他强忍着心中怒火,用力把篮球甩过全场再次出界。场上一阵喧嚣,为首的年轻人讥笑着说道:“你行呀!小农民,力气还挺大,回家种地去吧!”场下的女生群里爆出一阵嘻笑,女孩们挑着眼对着他不高的身材指手画脚地窃窃评论。

    此刻青年郑友富的心像被弯刀狠狠拉了一条口子,愤怒的双拳攥得掌背青筋毕露,他强忍着眼眶中打转的泪水,转身离去。从这一刻起,郑友富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让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心服口服。

    三十年过去了,回想当初,郑友富诙然一笑,年轻时冲动,别人说自己是农民就生气,现在想起来只是可笑,农民有什么不好,只要张口吃饭就离不得农民。只是从那晚以后他再也没去看过球,而是窝在屋里渐渐养成了与书为伴的习惯。几十年下来书看了几大摞,证也考了一大堆。一叠各类国家级证书,见证了三十多年来他的努力和执着。

一碗苞谷酒

    九十年代初的会泽矿山,郑友富被任命为探矿项目工程队副队长。正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他,却被现实的一盆凉水浇得透心凉。厂部盼星星盼月亮地希望探矿工程尽快完工,但工程队却完全不当回事。百十来号人的工程队,可谓声势壮大,吃饭的时候是一个连,一到干活的时候就不到半个连了,再让加班就一个排的都没有了。从各段抽选出来的精英骨干组建成的工程队,大家都过惯了吃大锅饭、睡大排炕的生活,工作上没压力,技术上没提高,更别谈无私贡献了。很多时候队长、副队长在井下扯破喉咙地讲道理摆事实,大家顾忌工友情谊,场面上都做得挺好,又是鼓掌又是点赞。只要一转身,土鸡下水——返本还源。

    还有一件闹心的事就是出渣机械设备太过老旧,每天看着老太太似的翻渣车端着半箕碴在长长运输道里抖来抖去的作业场景,不由得让人心火直烧。当时矿里就一台电铲,设备金贵,维修不容易,操作起来都格外小心。郑友富把翻渣车换电铲的事搬到了矿长的桌上。为了借到电铲,郑友富只要一有时间就去找矿长磨嘴皮子,最终领导同意了他的申请,将速度更快、运距更长、载重量更大的电铲引入到巷道掘进施工中,每天看着巷道里风风火火跑来跑去铲碴的电铲,郑友富心里别提有多爽。

    有了高效设备,可是工程进度还是没有明显提高。郑友富意识到,员工没有工作积极性是不行的,就像往广阔的水域里投石一样,虽有浪花但终将归于平静,只有让水自己动起来,才能波涛汹涌。郑友富把工程队各班班长、技术人员召集在一起吃饭,席间他起身向大伙敬酒,一瓶苞谷酒斟满了跟前的酒碗,大伙客套地表示点到为止,郑友富摆摆手,示意大家听他讲话。“今天喝酒不为别的,就为工程,大家扪心自问,是不是都尽力了,如果有一个人说,尽全力了,那这碗酒我白喝。兄弟们,参加工程队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工程队不需要你,你大可以回到原来岗位上去潇洒自在。从今天起,大伙的工资都拿出来考核,干得好的队里就从工资里奖励,干得差的我不留你,自觉走人。在队里我只认两样东西,一是安全,二是绩效,违反了这两条别怪兄弟翻脸无情。丢了饭碗是我一个人的错,但丢了探矿工程就是我们大家的错。”郑友富一饮而尽,从那以后,工人眼里的郑友富就是个赏罚分明、铁腕无情,只懂绩效考核,出了安全问题一路穷追猛打,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点疏忽都是不允许,严厉而苛责的人。麒麟坑找探矿工程赶在二十世纪末前顺利完工以及1# 矿体的探明为会泽矿山的外围找探矿工程交上了完满的答卷。

一张老相片

    时间一转到了2000 年,37 岁的郑友富升格为工程处副处长。工程处事务繁忙,工程建设责任重大,加班加点是常态,新老员工组成的工程技术班子经常加班到半夜,郑友富作为带班领导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有时候,夜里工程上的一个电话,他马上召集工程人员赶到现场,排查清楚问题后,连夜定方案、下达整改措施,问题从不过夜。

    一次工程排查结束,集体乘车从矿山回到新工地,时钟刚划过十二点。郑友富赶紧张罗忙碌一天还饿着肚子的同事们去夜市摊上吃晚餐。疲惫的人群坐下后就悄无声息了,郑友富看大伙情绪低落,主动给大伙打劲:“怎么都不说话, 夜宵不好吃呀!今天大家确实很辛苦,这么晚了都没吃饭,是我的后勤工作没做好,大家多原谅!”对桌的小李扶了扶眼镜,欲言又止。郑友富见机问道:“怎么了?有什么话就说出来。还吞吞吐吐的。”一刻沉默,小伙子坦言道:“郑处我觉得每天太累了,除了上班就是睡觉,没进工程部之前我就做好了要加班的准备,但是没想到连续半年天天加班,还都是无偿贡献。女朋友提出要和我分手了,说我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睡觉,一点生活乐趣都没有!再这样下去我怕自己会扛不住。”说话间眼角泛潮。 吃着炒饭的大姐说道:“别说你才参加工作的小伙子,我这干了十几年的老员工都干得每天头晕眼花。”郑友富正思量着怎样安慰这年轻人几句,手机铃响了,电话那头工程上又出了问题,大家放下碗筷,起身上车奔赴矿山。

    郑友富坦言道:“当时的工程技术班子是我带过最好的团队,大家都很敬业,也很懂得彼此照顾,就像一家人。七个多月的工期,天天加班,经常都是半夜回家,第二天又准时上班,有时实在病得起不来了,早上去输液,到晚上稍微好一点,又回来接着加班。大家就是这样无私无畏地奉献着,为矿山建设倾尽心力,看着竖井一步步建好,我们是自豪的、是骄傲的、是满足的。后来工程竣工的时候,小李哭着敬我酒,他感谢我给了他历练的机会,虽然痛苦,但弥足珍贵,我们在坑口合了张影,这段记忆我会一直珍藏。”

一生矿山情

    多年来,忘我的辛苦劳作,积劳成疾,郑友富罹患上了糖尿病,每天靠药物注射维持着身体健康。2013 年荣达矿山发生了6·23 事故,由于身体原因已经转岗的他再次挑起了安全事故处理的担子,奔赴荣达矿业处理事故整改。安全整改工作一开始就不顺畅,南北文化差异、国营私企经营理念的不同,阻碍着安全整改工作的有序推进,面对事务冗杂、任务繁重的工作,他始终坚持认真扎实地抓每一项工作,把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视为己任。以他一贯毫不妥协的态度,直面困难和问题。有时候,专项整改会议一开就是一整天,话题尖锐、争论激烈,正常人都感觉吃不消。会议超过两个小时,郑友富已是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病魔在折磨着他的身体,但他仍然要强忍痛苦,保持头脑清醒,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倾尽所能地提出好的建议。会议中场休息,他马上回到房间,颤抖的手握住针管注射胰岛素,稍微缓过劲,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继续下一场会议。正如他所说,这辈子没有真正离开过矿山,不管去到哪都忘不了自己是个矿山人。

    每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就像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发展的光辉、建设的历程,他们是企业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从他们的身上散发着高尚的人格魅力。正如郑友富说的一句话:“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有踏实肯干,年轻人对于工作的机会一定要把握好,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给自己多留下些难忘记忆,给后辈多留些值得讲述的经历。” (王鹏霁)

上一篇:心的指南梦的力量——优秀共产党员陆继思
下一篇:勤奋践行树榜样四载春秋写华章——优秀共产党员赵兴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