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我思我见
相信蜜蜂和苍蝇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苍蝇为什么能求得生存,就在于它们不拘于常理,会不断的试错,而蜜蜂恰恰相反,不停地重复着在它们看来合乎逻辑的行动,不会试错,最终只有死路一条。同样的,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在面临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终究会枯竭的情况下,我们企业应当要学会像苍蝇一样不断试错,以求得生存。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的产生需要上百万年,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可以说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也就是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一个具体的矿山来说,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尤为明显,往往开采几十年乃至百年后就面临着矿产资源的枯竭问题。矿产资源一旦枯竭,企业就面临生存问题,这个时候,企业是该做“蜜蜂”还是“苍蝇”呢?
或许有人说,当然做“蜜蜂”了,像蜜蜂一样,认定出口(靠矿产资源起家,就认定只有矿产资源才能拯救企业)就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不断在老的矿权内,增加相应的探矿工程,探寻深部的资源或在其他矿权内探获其他资源作为接替资源)。即使“死亡”,也只能仰天长叹天命不可违。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
或许,我们可以学习一下“苍蝇”,对事物的逻辑不恪守,不拘泥亮光的吸引,四下尝试,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同样的,我们矿山企业应该打破固有思维下的资源观,将狭义上的矿产资源推广到广义上的“资源”,换而言之,我们矿山企业拥有的资源除了矿产资源,还有其他资源。譬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能源资源等等。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去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从而获得自由和新生。具体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去找出口。
一、矿产资源虽然具有不可再生性,但从广义上来看,某企业的资源枯竭,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的矿产资源都会同时枯竭,因为矿产资源同时具有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特点;那么作为某个具体企业的矿山来说,本企业的资源枯竭后,可以考虑输出本企业的矿山技术、矿山设备等与其他企业合作;从服务本企业转变为服务其他企业(发包方变承包方模式);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输出,靠的还是要有别人认可的过硬的本领,要输出就得输出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技术,否则,是没有市场的。
二、依据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在矿山开采中坚持综合利用原则的同时,增加选冶的相关技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回收相应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
三、对所持有的探矿权,集中勘查资金重点勘查前景相对好的探矿权,达到以点带面,前景好的带动前景不好的探矿权逐步开展探矿工作,达到“探一个,知道一个”,好的再探,没开展前景的采取其他合理方式处理;避免铺开探矿,却达不到探矿效果。
四、针对在原有探矿权如有其它勘查矿种,而根据相关政策,无需先探后设立采矿权,可直接设立采矿权的,可先按照相关程序登记设立相应的采矿权,而后可采用其它合理方式处理,譬如:合作开发,由上部采矿,探寻其它共生矿种等;避免探矿权每次延续(或变更)年限较短(1-2年),同时需要相应缩减勘查面积的状况,可以有效的减缓一个矿业权灭失的时间。
总之,在当前矿山面临的形势下(实际上,一个企业,尤其是矿山企业在成立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资源”枯竭所引起的一系列后果),我们要学会打破蜜蜂自认为的超自然的神秘之物“玻璃”——矿山企业只能靠矿山,学会像苍蝇一样出口或许只有一个,但只要“随机应变”,随环境而变,不囿于常规(蜜蜂式的光亮),我们就可以找到那个合适的出口,无论瓶口有光亮还是没有光亮。(吴开洪)
相关链接:蜜蜂和苍蝇的实验
把几只蜜蜂和几只苍蝇装进一个透明的瓶子里,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有强烈光线的窗口,看看它们谁能最先逃出去。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累死或饿死。聪明的蜜蜂认为,囚室的出口必然是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它们自认为合乎逻辑的行动,而全然不去尝试别的方法。而苍蝇则不然,它们会在不到三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因为那些苍蝇对事物的逻辑全不在意,丝毫不受亮光的吸引。它们四处乱飞,到处碰壁,结果必然会碰上好运气,最终发现那个刚好能逃出去的出口,并借此获得自由。蜜蜂聪明,它的超强智力使它不屑于去尝试那些不合逻辑之事,所以它死了;苍蝇愚蠢,但愚蠢的苍蝇知道横冲直闯,勇于尝试,结果,误打误撞使它得以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