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时凯时国际官网下载首页》 工作动态
把握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增强群众工作的实效性
2011年初,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第48期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水平。”很好地归纳了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应正确把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实效性。
90多年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身上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组织,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之中,党的血脉在人民群众之中,党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群众工作与中国共产党有着一种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生命工程。
党的群众工作就是把党的主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心里,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使党的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地重视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赢得群众,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保持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取得一切成就的重要法宝。
当前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着重把握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群众工作基本内容,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时效性,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员工群众的创造力,为全面实现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目标,推动十二五目标实现,向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矿业公司的目标迈进。
把握联系群众的方向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正确路径。毛泽东在1944年《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文中明确指出:“要联系群众,就是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的良好愿望出发。”群众的需要才是联系群众的方向和路径。我们有些党员干部没有正确把握联系群众的方向,深入基层走马观花,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敢接近一线班组员工,遇到问题绕着走;做戏做秀不做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把口号当成绩,把准备做的说成已经做的,把布置的说成落实的;深入生产现场员工见到的只有检查考核,用检查考核代替一切,工作方法简单,与员工群众的关系形同“城管”与“商贩”的关系,员工群众反感、不欢迎。这些联系群众的工作都无一例外偏离了群众需要的方向。联系群众要以员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真正走进基层,深入员工中,问问员工生产任务完成得怎么样?收入如何?还有哪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和员工群众一起吃个饭、聊聊天,拉拉家常,同劳动体验员工群众的苦乐,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员工的需要,这样员工就会拿党员干部当朋友、当亲人,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群众的实际情况,才能激发员工群众的创造力。
把握宣传群众的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196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强调:“只有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 宣传群众是启发群众觉悟,把群众的思想凝聚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的重要途径。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一是忽视宣传群众,遇事不宣传发动群众,几个干部蹲在办公室冥思苦想干着急,员工群众不知情,不参与,形成“剃头挑子一头热”,工作推进不力原因归结为员工群众觉悟不高;二是没有很好把握宣传群众的方法,方法不当,召开会议念文件,讲话讲书面语言,上面念的口沫漫天飞,下面员工打瞌睡,员工群众不愿听、不支持。宣传群众是每一党员干部的职责,方法上一要依靠各种上情下达的制度保障,在分(子)公司、厂、车间分别建立月度干部大会、班组长会、员工大会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公司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宣贯;二要注重宣讲的方法,切忌照本宣科,应在充分理解上级精神基础上,以员工群众能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宣讲;三要围绕员工群众关心的内容进行宣传,让员工群众充分了解“为什么要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四要把宣传群众的工作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把握组织群众的职责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途径。组织群众是凝聚群众力量,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根本途径。刘少奇同志关于组织群众有着重要的论述:“共产党人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代替人民群众包打天下的英雄好汉,在群众革命斗争中,共产党人的作用应该是,也只能是人民群众的引导者和向导。”这个引导者和向导就是如何组织群众。按照公司党委书记陈华国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履行“四会”职责的要求,很好地回答了党员干部提升组织群众的能力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应按照“四会”要求认真领会,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一会是会说,把该说的事情说清楚,说到位;二会是会做,会做事,会做决定,敢于拍板担责;三会是会分,会分权分责,合理分配工作,统筹安排;四会是会教,会培养人,要随时随地提醒人,而不是随时随地批评人。
把握服务群众的目的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群众是开展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一些党员干部与员工群众关系仅停留在工作上,对员工群众生活冷暖,家庭困难漠不关心,错误认为与员工群众的关系仅限于八小时以内,员工群众家庭状况不了解也不愿了解,员工群众家中生老病死、因病返贫等困难关心不够,员工群众寻求组织解决问题时回避、推脱,服务群众观念淡薄,感情疏远,员工群众非常失望。“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做员工群众自家人,说群众自家话,办群众自家事。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多搞“雪中送炭”、少搞“锦上添花”,多办具体实事、少讲空话套话。要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摸准群众的脉搏,贴近群众的心窝。要与群众结友,为群众多解难事、多办实事、多做好事,使各级党组织的决策不断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从基层的创造中获得智慧,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把握团结群众的原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团结群众是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带领和引导群众实现自身的利益。团结群众不是无原则的团结,只有坚持原则,才能真正团结群众。团结群众要坚持思想上顾全大局求同存异的原则,思想上要高度统一,但在具体问题上可能存在某些差异,少数人可能有不同意见,求同存异;团结群众要坚持组织上纪律严明,行动上步调一致的原则,即便少数人有不同意见,也必须坚决执行已经形成的决议或决定,防止只讲团结,不讲组织纪律的现象,一味讲团结而不强调纪律实际上是照顾了少数人的利益,损害了组织和广大员工群众的利益;团结群众要坚持发扬民主,实事求是的原则,实现团结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的过程,是贯彻民主集中、实事求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在实现团结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防止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
各级党员干部在贯彻群众路线实践中,只有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和实际,不断学习和探索,正确把握群众工作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基本内容,才能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性,只有真正为员工群众干实事、解难事,才能将党员干部这条“鱼”,投放在员工群众的“水”中,只有党群干群关系密切,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员工群众的创造力,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